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如何进一步加强规范食品原料使用,保护消费者利益、引导健康消费?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1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主任陈坚对“2021食品安全热点九:美容用的玻尿酸怎么可以吃了?”进行了解读。
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三新食品”2020年第9号公告,透明质酸钠被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中。在此之前,玻尿酸通常是作为美容产品为消费者所熟知。透明质酸钠作为食品原料是否安全,食用后对人体有何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引发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经济网舆情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12月10日共监测到与“透明质酸钠”相关的纸媒报道986条,新闻网站文章4.1万余篇,手机APP消息4.7万余条,微信公众号文章4万余篇,微博原发、转发10.8万余条,博客241篇,论坛发帖4111条。
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2021年1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三新食品”公告,透明质酸钠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可应用于普通食品添加,引起舆论广泛关注。1月25日前后,华熙生物推出国内首个玻尿酸食品品牌也引发较多舆论关注。2021年全年关于“玻尿酸”的讨论均保持一定的热度。
从事件地域声量排行图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山东、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玻尿酸学名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与动物胎盘、羊水、晶状体、皮肤、关节软骨等组织的酸性粘多糖,最早由眼科医生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提取出。
由于透明质酸一般以钠盐形式存在,所以也称为透明质酸钠,或玻尿酸钠,或玻璃酸钠。透明质酸能吸附约自身1000倍的水分,同时具有高度粘弹性、可埋性、超强的持水性、渗透性和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学、食品等多个领域。目前,透明质酸主要通过微生物发酵以及动物组织提取获得。
2021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透明质酸钠可以作为新食品原料应用于普通食品中,使用范围为:乳及乳制品,饮料类,酒类,可可制品、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包括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制品)以及糖果,冷冻饮品。
需要注意的是,透明质酸钠在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人群中的食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上述人群不宜食用,标签及说明书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并标注推荐食用量≤200毫克/天。
“透明质酸是人体自有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透明质酸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润滑关节、抗衰老等;另外,人体不同组织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也不同,其生物学功能也有所不同。”陈坚介绍说,透明质酸在人体广泛分布于细胞基质和润滑液中,主要包括关节滑液、皮肤、眼玻璃体、软骨、脐带等,以及血浆中,人体中的含量大约为20 g。研究发现人体内透明质酸含量随年龄增加会有降低的现象,60岁与20岁时相比透明质酸含量下降75%,年龄越大体内透明质酸含量越低,适宜人群适量食用透明质酸钠是安全的。
陈坚建议,系统研究和探索建立透明质酸钠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建议系统研究人体透明质酸钠营养状况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膳食参考摄入量,包括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钠的膳食平均需要量、膳食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用于膳食营养健康的指导。
同时,制定完善的食品级透明质酸钠相关国家标准。目前,食用透明质酸钠对健康之间的量效关系尚未完全清晰,而现行的质量安全标准不够健全。建立完善的透明质酸钠在食品中使用限量及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规范在不同食品加工产品中使用;明确不同透明质酸钠原料的主成分含量以及透明质酸钠分子量,限定安全性指标,以满足不同类型食品的加工需求,以及不同人群的营养健康需求。
最后,陈坚提示消费者,正确购买和科学食用透明质酸钠食品。购买透明质酸钠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产品包装标签中标注的不适宜人群和推荐使用量,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