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玉米: 它何以产量、进口量“双高”
作者: 邵海鹏
作为中国三大传统主粮之一的玉米,自从2012年超过稻谷晋升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后,产量持续增加,带动中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丰产。
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玉米产量达到5451亿斤,比上年增加238亿斤,增长4.6%。同时,玉米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39.91%,玉米增产量占全年粮食增产量的89.1%。
玉米的“疯狂”,不但体现在产量增长,还体现在进口量飙涨。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玉米进口量2623万吨(524.6亿斤),同比增长236.4%。
此外,2021年1月,玉米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整体价格也高于往年。
中国并非玉米的原产地,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而且同时出现了“两高”:高产量、高进口量。这“两高”看似独立事件,却彼此有着密切关系。
玉米高产量与高进口量并存
2004年至今,中国粮食总产量出现“十八连丰”。
2003年,由于播种面积减少4.3%和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等原因,粮食总产量4306.5亿公斤,比上年减少264亿公斤,减产约5.8%。
粮食减产引起中央高度关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工作,至2021年,连续18个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中国粮食总产量也因此出现“十八连丰”。
2004年,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9390亿斤,同比增长9.0%,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降的局面。至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同比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意味着,经过连续18年的增产,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45.4%的增长。
在中国,粮食按品种分为谷物、大豆、薯类三种。其中,谷物主要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三类。而这三大谷物中的稻谷、小麦,又被称为“口粮”。一直以来,作为口粮的稻谷,是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然而,到了2012年,玉米总产量达到4162.4亿斤,超过稻谷76.6亿斤,正式晋升头号粮食作物品种。
虽然玉米位居主粮之列,但有着“饲料之王”称号的玉米,是最主要的饲用谷物,多用于饲料生产和工业深加工。玉米与豆粕同为重要饲料原料,随着国内畜牧业、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玉米、大豆需求量逐渐上升。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蔡海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玉米增产的背后是中国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肉蛋奶等农副产品需求增加,饲料粮需求随之增加,这就要求生产更多的玉米来满足饲料需求。而中国居民主食消费日趋下降,主要用作主食的口粮生产也会趋于稳定,并非越多越好。
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存在价差,在国内玉米产量增加的背景下,进口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这需要提到,20年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第143个成员。今年10月,在中国入世二十周年农业发展高层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提出,入世以来,中国农业贸易发展呈现的格局包括“大进大出”等五大特征。
“大进大出”体现在中国粮食进口的激增。11月4日,在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国际海运平行论坛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吕军指出,过去20年我国粮食进口从占全球份额的5%提高至22%,特别是大豆的进口增长至1亿吨,占全球贸易的60%。未来5~10年,大豆和谷物进口量仍然将保持稳定增长。
2010年,是玉米进口的一个关键节点。2001年入世后,中国一直保持玉米净出口态势。至2010年,中国首次转变为净进口国。这是因为2009年粮食主产区之一的东北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产量大幅下降。
于是,为满足加工业对玉米日益增长的需求,玉米出口量迅速下降,从12.9万吨锐减到4万吨。进口量大幅增加,从2009年的8.5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157.3万吨,增长1750.6%。
随后,2011~2015年,受国内外价差拉大的刺激,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快速增长。2016年至今,玉米进口维持较高水平。
到了2020年,玉米进口量达到1130万吨,同比翻了一番多,并首次超过720万吨的年度进口关税配额,创下历史最高水平。2021年前十个月的玉米进口量,就已接近2021年我国玉米全年产量的10%。
尽管对外依存度并不高,进口量的激增,仍然会让外界不自觉地产生“玉米将会步大豆后尘”的联想。
对此,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王士海对第一财经称,水稻、小麦是口粮,玉米是饲料粮,在农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口粮、放松饲料粮是最理性的选择。
玉米市场化收购与口粮托市收购
在玉米进口过程中,2016年,又是一个关键节点。
这一年,中国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实行“价补分离、市场定价”机制,进口玉米成本优势基本丧失,进口量开始下降。到了2018年,玉米面积及产量经过连续三年调减,再加上去库存效果明显,供求关系逐步趋紧,进口量开始增加。
国家出台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执行时间在2008年下半年,执行地区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该政策执行之初,对稳定市场、保护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后来,由于国内玉米出现阶段性过剩,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进口量逐渐增加,玉米库存高企,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于是,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
至于口粮(水稻、小麦),中国仍然执行托市收购政策。2021年,国家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早籼稻(三等)、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斤1.22元、1.28元和1.30元。同时,国家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3元。
虽然同为主粮,但口粮(水稻、小麦)与玉米执行的政策却不同。对于这一情况,蔡海龙解释称,这与二者定位不同有关。一方面,口粮是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最核心的品种。中国的粮食安全目标是: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另一方面,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和深加工,产业链比较长,价格干预往往会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关系的扭曲,因此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改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方式支持玉米生产。
王士海也表示,口粮供给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持口粮自给是中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底线。执行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彰显中央政府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以及维护口粮独立自主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从2016年至今,玉米执行新机制五年来,玉米价格除了最开始出现下行外,大部分时间处于上行态势,甚至高于临储收购时候的最高价。
在养殖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饲料需求快速增加,玉米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2020年以来,临储玉米库存告罄,玉米价格更是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到了2021年,虽然价格有所调整,但依然不遑多让,保持在历史高位。
蔡海龙称,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主要是玉米供求关系变化的结果。2016年以来,一方面通过调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增强玉米消费能力,消化过量库存。这样一减一增,玉米供求形势从结构性过剩转向当前的产不足需。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产能恢复,玉米产需缺口凸显,加之缺少库存抛售对市场的补充,玉米价格开始明显上涨。
在玉米价格上涨的推动因素中,国际市场行情的带动也不容忽视。王士海提到,受不利天气的影响,国际玉米价格在过去两年出现大幅上涨,一度达到最近八年来的新高。作为进口主力产品,玉米的国内行情不可能不受国际价格的影响。
他表示,随着国民消费水平提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中的蛋白质食品占比会不断提高,养殖业和饲料产业会同步发展,粮食自然会更多地向饲料粮倾斜。这是一个基本规律,中国正处于这种转变过程之中。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本身就是这种转变的一个具体表现。不过,粮食作为百家之基,价格不是越高越好,粮食政策的目标是要保持消费者和生产者利益的平衡,在保持生产者生产动力的同时,尽量为整个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小麦和稻米价格之所以保持相对稳定,本身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如果取消了价格支持政策,稻谷和小麦生产极有可能出现类似于21世纪初的生产反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农业的长期发展。
关键词: “疯狂”的玉米: 它何以产量、进口量“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