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自古成都双流之美便在于水,如今水清、水活、水净、水美更折射出双流区不断增强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情怀。
今年1月~9月,双流区水质总体呈优,达标率及优良水质断面占比均为100%,特别是金马河饮用水水源地刘家壕断面水质除3月份为Ⅲ类外,其余8个月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双流把开展金马河饮用水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列入‘生态惠民工程’重点项目,就是要贯彻落实好‘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理念。而创造更多普惠生态产品,也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小彬表示。
据了解,金马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跨双流区、温江区,总面积4.403平方公里,扮演着为双流区、天府新区全境及高新区、温江区部分区域共1067平方公里内约140万余人提供饮用水的重要角色。双流区按照生态惠民工程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通过“人防+技防+协防”三大举措,不断织密加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安全防护网,持续提升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效确保了百万市民群众的 “大水缸”安全。
严管严控,创新“人防”巡查管控机制
“我们再往前走看看。”在成都市岷江自来水厂旁的金马河边,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双流支队执法人员李德成对同事说。
今天又是饮用水水源地例行巡查的日子,一大早,李德成和同事就驱车前往岷江自来水厂。来到自来水厂的取水口边,李德成蹲下身来仔细查看进水水质,并掏出随身的手机拍照。“我们主要是观察水质有无异常,并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他边拍照边说。
随后,两名环境执法人员又沿着金马河岸边一直巡查了约3公里,见无异常后方折回厂区。在自来水厂办公室,李德成调阅了水厂取水量记录资料,看到每日取水量均在处理能力范围之内后,他又敦促水厂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取水口周边日常巡查,对发现的污染水源情况要及时报告,切不可掉以轻心。”
“不管天晴下雨,每月我们都会对金马河进行定期巡查,除了监督水厂严格履行水源环境保护职责外,还要看周围是否存在破坏水质的环境问题。”李德成说。
除了像李德成这样的区级监督巡查,为确保万无一失,双流区还建立了镇级重点巡查、村级网格巡查制度,各级巡查协同互补、联防联控,共同形成了严管严控的三级巡查机制。
在岷江自来水厂取水点所在的彭镇金河村,记者见到了经常跟李德成联系沟通的村级管护人员周吉洪。周吉洪在金马河边居住了46年,自从主动争取当上了水源地管护员,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戴上红袖套去河边走一圈,上午沿着金马河巡查5公里多,午饭过后,还要再溜达溜达。4.9平方公里,他要保证每一个角落每周至少看上一遍。周吉洪说,过去偶尔会发现垃圾倾倒在河边的情况,他不仅第一时间上报,配合清理,更得追根溯源找到责任方。“一天到黑讲道理,逗硬整治弄巴实,现在再也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村级管护人员在一线、情况明、底子清,我们跟他们建立了信息报送渠道、日常管理机制,确保可疑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李德成介绍,为提升管护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双流还创新设置了4名专职巡查员,对饮用水保护区范围内河道两岸开展常态化、全天候、地毯式巡查,同时还负有发挥专业优势、宣传普及水源保护区知识的职责义务,进一步增强了巡查监管力量。
来到金马河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和保护标牌十分醒目。“垃圾不能随便往河里头倒,也不能施药捞鱼……”对于如何保护水源地,周边的老百姓个个如数家珍、头头是道。这是双流区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打一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人民战争”的积极成果。
在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自来水出厂水质、用户水龙头水质实施全过程监管的同时,双流生态环境、水务、卫健等相关部门均严格按照饮用水安全信息公开要求,定期在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社会各界和普通群众保护水源地的积极性、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呈现出浓厚的全民参与氛围。
科技护航,发挥“技防”高效精确优势
金马河水源地地形地貌复杂,仅靠人力资源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缝隙的现场巡查勘察,不但难度大、成本高,完成一次全覆盖巡查耗时长,且难免挂一漏万、百密一疏。为此,双流区积极引进高科技手段,利用“智能管理软件+无人机巡航”等,不断增强双流区岷江水厂饮用水保护区水质预警监测能力。
“有了高科技手段,相较过去‘地面执法’,一方面大大节省了巡查时间,另一方面在应对复杂地形环境时,更易发现环境隐患点,排查更加细致、全面。”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污染管理科王涛一边说一边打开了手机中的“金马河饮用水水源地智能化APP”,精确绘制的金马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地图便展现在眼前,“地形图和影像图一目了然,这就像为监管人员安装了‘千里眼’”。
据了解,这套“千里眼”安防网络不仅引入国内最先进的视频监测系统,对保护区重要节点实行全覆盖视频监控,同时还配合无人机空中巡查,破解了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视觉障碍等难题,能够快速发现、高效处置保护区内违规垂钓、游泳、乱扔垃圾等行为,大幅提升了巡查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原水、出厂水、管网水……在成都市岷江自来水厂的控制中心仪器前,技术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仪表,时刻掌握着水质情况。“每个环节都有严密的水质检测,比如岷江水厂水源自动监测站24小时在线,每4小时自动监测原水浊度、流量,有效保障了进水安全。”技术人员介绍说,今年2月建成、5月正式验收投运的温江区寿安镇玉石社区水质预警自动站里监测仪器更加精密,囊括了采样留样系统、测量系统、质控配样系统、供电稳压系统、数据传输(含外网和VPN专网)、视屏监视系统、试剂药品冷藏装置等高科技装置,能测量21个监测指标,包括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和环境温湿度等。“预警自动站距岷江自来水厂取水口上游两个小时流程,能最大限度拉长预警时间。”
联防联控,构建“协防”区域合作体系
金马河属于岷江干流,长约79公里,是成都平原的一条重要排洪河道,也是成都境内一条重要的多功能输水河道。作为成都西控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金马河两岸分布着双流区、温江区、新津区、都江堰市、崇州市5个区(市)。因此,金马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不仅涉及双流区内众多职能部门,还涉及上游的温江、崇州等市区相关部门。为提升协同管理效率,确保上游来水安全,双流区着力构建区内跨部门、上下游跨区两个合作体系,打造高效率联防联控机制。
在区内,为有效协同部门力量,避免推诿扯皮,由双流生态环境局牵头,区水务局、区城管局、区卫健局、区应急管理局和区公安局等10余个部门,共同建立了双流岷江自来水厂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联络机制。联络机制建立以来,相关部门定期召开专题协商会议,共同协调水源保护工作,定期联合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问题排查和整改,在双合农田退水沟排口、海科路雨水管网排口、柳台大道雨水管网排口等问题整改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区与区之间,双流生态环境局主动与上游来水地温江有关部门对接,在应急演练、工程建设和打造隔离区等方面建立跨区联络机制。
根据双流、温江两区联合制定的方案,双方抽调精干人员,定期开展岷江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检验应急管理措施的作用效果。
工程建设中,两区在进度安排、资金调拨上紧密合作,有效保障了金马湖大桥和三渡水大桥交通穿越规范化整治工程、大朗堰农田退水沟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工。
同时,两区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互谅互让,齐心协力,高效推进饮用水水源隔离区建设。2020年以来,双方共设置24块标识标牌(温江段21块)、14处视频监控(温江段9处)、1816米隔离网(温江段622米),完成保护区标识标牌设置、一级保护区封闭隔离,为实现饮用水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霍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