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山西等省遭遇了特大强降雨,造成人员财产重大损失,小时强降雨量屡屡突破历史极值。虽然各地都加强了城市内涝治理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城市自身地形地貌不同,如河网密布城市、滨海临江城市、山地河谷城市等,各地排涝的先天条件各有不同。有些地区由于洪水来袭造成内涝,有些则因为城区内强降雨无法调蓄而内涝。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城市自然禀赋。
在快速城镇化阶段,一些地方由于片面注重城市开发的速度和规模,并没有将生态优先、顺应自然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挤占了河道、湖体、绿地,甚至人为改变河道流向,导致城市生态本底遭到破坏,自然蓄水、排水能力下降。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排水泵站、管网更新能力跟不上城市要求,远不能应对当前的暴雨强度。个别地方甚至在城市的低洼区域进行开发建设,将原有的排水河道或沟渠填埋,导致片区排涝缺乏通道,一旦发生强降雨只能望洋兴叹。
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主要结合道路建设进行。在排水防涝手段方面,主要依赖管网排放,在源头减排、调蓄削峰、应急反应等方面重视不足。为有效应对和防范城市内涝,笔者认为,应将城市作为“生命体”对待,突出系统化思维。
首先,应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融入新城区规划和设计的全过程。目前,各地“十四五”规划已相继公布,其中涉及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应更加重视新城中山水林田湖系统建设,利用湖库、江河、城市河道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雨水的蓄滞空间,有计划地为城市留下防洪排涝通道。特别在城市建设的竖向管控中,应遵循地形地貌特点,满足高处畅排、低处蓄水的需要。
其次,针对城市治理,应将城镇建成区、人口密集区等地作为流域防洪体系的重点保护对象,将洪水来袭与内涝防治统筹治理,提前将城区的外水洪水水位高度与边界确定,降低洪水高水位,增加蓄滞雨洪空间。同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加强源头减排,如增加绿色屋顶、构建雨水花园等。针对处于山区地带的城镇,更应着重预留蓄洪排涝通道,尽可能减少对山体自然风貌的破坏和改造。
第三,合理划定排水分区,着重布局控制性的节点工程。城市排水设施应合理布局,不宜分区过大造成排水出路不足,也不能分区过小造成排水泵闸不足。科学合理的布局应是寻找河道、湖泊和排海通道,以此为依据划定分区,可以适当对河道进行拓宽和疏浚。当高强度降雨来袭、城市排水管道短时间无法应对暴雨时,排涝节点工程要发挥重要作用,应将排涝泵站按照满足暴雨“五年一遇”或“十年一遇”标准进行能力提升,以及修建合适的雨水调蓄池。
第四,构建城市应急体系。今年一些城市由于暴雨应急不够及时,导致人员伤亡的新闻令人十分痛心。在新时代人民城市的建设中,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日常城市管理中,一方面要有意识加强涉及排涝的关键设施、关键点位的防护;另一方面,则要对人员密集场所及时进行疏散演练,特别应模拟在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开展演练,确保地铁、公交等重要设施功能不丧失。在夏季汛期来临之前,应每日及时对外发布暴雨预警预报,商超、轨道交通、学校、医院等场所应配备专业救援队伍,在极端情况出现时及时启动应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