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柳森
2017年,同济大学社会学系朱伟珏教授带着学生们回到自己的“娘家”——父母所居住的南昌路街区,开启了一场面向100多位居民的口述史调研。随着一篇篇带着温度的访谈问世,凭借着对南昌路街区发展的关切与独到眼光,朱伟珏被瑞金二路街道的干部们相中,组建“环复兴公园—南昌路跨界自治会”并担任会长一职。此后数年,哪怕是访学在外,南昌路都是朱教授心中最放不下的地方。
日前,由朱教授担纲总策划的第三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拉开帷幕。她再度请来学界大咖为南昌路把脉,也将自己关于历史街区更新与活力重塑的思考推向了纵深。
给南昌路“把脉”
解放周一:连续三年,每一届“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开幕时,你都会请来各路专家为南昌路把脉,也是为当下上海历史街区的更新与活力重塑把脉、出谋划策。今年这场头脑风暴,你为专家学者们准备了哪些有待讨论的议题?
朱伟珏:今年,我们总的讨论主题,是“在社会治理与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留住城市的温度”,题眼在于“温度”二字。
我准备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我自己这些年一直在思考的,有些我心里已有答案,有的还没想好,希望借此机会听听大家的想法。对于城市议题讨论来说,“共商”“共议”“共治”非常重要。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经历不同,关注点就会不同。各种角度叠加在一起,才是一个丰满的结果。
今年,我们请来的专家主要来自城市规划和遗产保护、城市文化研究和文化人类学领域。所以,我准备了这样几个问题:历史街区面临怎样的治理与更新难题;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与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如何相关;商住两用街区如何协调与平衡商业与居住的关系;在历史街区高尚化过程中,如何留住烟火气,保持街区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解放周一:这几乎就是一份你给南昌路开出的“问题清单”了。
朱伟珏:可以这么说吧。南昌路是我父母居住的街区,我对这里感情很深。如今,南昌路很多居民认识我,是源于2017年,我带学生到南昌路做了一场比较大型的口述史调研。但事实上,早在2014年,我已经开始围绕着南昌路进行了很多田野调查,一路走来,发现了这里有很多优点,也有很多不足。
简单概括来说,南昌路拥有非常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背靠淮海路,离不少文化设施、公共空间比较近,使得这里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生活比较悠闲,幸福感也挺高。不足之处在于,近百年的历史使这里的建筑渐渐老化,内部生活设施也逐渐老化,加上这里又是一个商住两用街区,一些问题便逐渐显现出来。对居民来说,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设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作为商户,希望整个街区可以更有人气和活力。由此,南昌路的活力始终是我们这几年关注的核心课题。结合南昌路的特点和历史基底,我们希望这个街区被更多地“看见”,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街区。
事实上,城市更新遇到的问题每一年也在发生变化,今年之所以聚焦“温度”与我们关注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有关。
比如,在一些历史街区,地标打造“网红化”吸引了大量人流,却因为缺乏历史感、社区归属感等方面的考量,最终流于表面或走向衰败。一些更新项目对社区历史文化资源和居民需求疏于研究,把更新简化为一系列现代化设施的配套,产生了很多新问题。
总结其中教训,专家们的基本共识是:对于历史街区更新与活力重塑来说,了解并尊重本地居民真实而具体的需求非常重要;无论是升级基础设施,还是想通过活动策划、艺术创作激活一个社区,背后始终离不开有效的社区治理和社区营造。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一些街区在高尚化的名义下,扼杀其作为一个历史街区本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让南昌路继续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所在
解放周一:这一次的讨论主题特别注重落在“温度”二字,该如何准确理解“温度”二字?
朱伟珏:一个好的街区,除了有美好的建筑、绿化、风貌,也应该有美好的老人、小孩、年轻人。无论任何人,来到这里,都能感到温暖而不是隔阂,想坐一坐,听一段音乐,读一首诗,感受宜人的街区生活。在我心目中,南昌路一直就是这样一个“有温度”的街区。
这里的建筑在整个衡复风貌保护区不是最好的,但这里的尺度非常宜人。在南昌路上行走,让人很容易就能安静下来,慢慢走、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建筑内部尺度不大却能激发和容纳使用者的无限想象力。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居民有品位、有格调、注重生活品质,这里的很多小店早已融为社区的一部分,充满了凝聚力。
南昌路上有一家果汁铺我经常去。这家店铺的老板很有亲和力,店门口还设有对邻里街坊相当友好的外摆位。不赶时间的时候,我会买上一杯果汁在店门口坐一会儿,一坐就是一下午。这一下午的时间,我可以跟十来个南昌路的居民聊上天。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美”。而这种“美”,在别的街区可能是没有办法享受到的。这种美背后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的相待,是社区生活有凝聚力的表现。
站在南昌路街头的那种体验,给了我很多温暖。而这样的温暖,在我看来,是南昌路街区特别珍贵的部分,是特别应该保留的。
解放周一:之所以要“留住”温度,是因为有些时候,“温度”还是会不可避免地流失、留不住吗?
朱伟珏:对一些现象,我们还是应该有所警惕。比如,最近南昌路会引来不少前来打卡的市民。这个现象本身说明南昌路街区有魅力,但从社区治理的角度看,街景的打造、街道公共设施的建设,还是应该从街区自身的需求以及街区自身的特色出发。太过看重人气,以打造网红街区的思路来更新街区就会出现问题。事实上,目前街道方面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又如,最近南昌路出现了一些走快餐路线的咖啡店,采取的基本上就是星巴克那种营销模式。店家选择怎样的模式经营是店家的自由,基层政府其实也是介入不进去的。不过,或许还是可以采取一些引导的方式。比如,基层政府可以倾向性地扶持那些更注重文化氛围营造的特色店家。在南昌路,就有那么几家咖啡馆别具一格。它们的空间尺度也不大,但店里有很多能够让人安静地坐下来的地方,它吸引来的客人能让这个店本身成为一家全上海有名的小咖啡馆。这样的店就应该是南昌路珍视的宝藏店铺。
如今,南昌路沿线还有不少立足于为本地居民生活需求服务的小店,空间可能格外小,但价格实惠,且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也是南昌路特别珍贵的部分,我们要群策群力,好好地把它们保持下去。
丰富且有差别的美是城市活力之源
解放周一:这几年,关于城市更新,大家经常会谈到一个词——“烟火气”。但你最近一直在讲“真实性”,非常看重把一个街区最本真的生活现场作为城市更新的本底。
朱伟珏:是的。近来,一些城市更新项目有一个倾向,非常看重让街道风貌看上去更整洁、更好看。这不是说不好,但是很可能会忽略了街区本来的气质特点。比如,在南昌路,它的整体风貌给人一种有点自由、有点开放的感觉。这时,我们就要在美化街道风貌和保持街区本有的生活气息之间把握好平衡。
生活街区毕竟不是风景区,还是要把街区本地居民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无论是街景美化还是文化活动举办,首先要关心和保障的还是本地居民的利益,然后才是关心外来的游客的感受。
关于街道美不美,我觉得,我们要追求的,不应该是所有人都说好,不应该是满目各种美的集纳和堆砌,不要一下子把街景变得太现代、太漂亮,应该认识到,真实也是美很重要的一部分。武康路有武康路的高雅,南昌路有南昌路的丰富,丰富且有差别地“各美其美”才真正构成城市的活力之源。
街区的真实其实还反映在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上。像南昌路有相当比重的老龄人口,在这种情况下,街区可能就要花大力气关注老年人群体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在南昌路,有不少老人既不贫困也不富有,但文化水平很高,保持着一种简朴却不失格调的生活方式。在南昌路上行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老人简简单单一点配饰,就把自己的仪表打理得很好。在我看来,这也是南昌路真实性的一部分,是这里精神底色的一部分。而这样一种生活文化跟人的经济能力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关于街区的真实性,我特别想说的是,时间会赋予一个空间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不一样的美,它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一些痕迹。一个街区,它内在的层次越多、不同阶段的痕迹留下得越丰富,其实这个街区就是越美的。这是我观察南昌路以后的一点心得。
解放周一:今年的“活力南昌路文化艺术季”有形态多样的板块,却秉承“小而美”的宗旨,把每一场活动的规模都限定在二三十人的范围内。这背后是怎样的考虑?
朱伟珏:今年的活动除了开幕式上的学术对谈,请专家学者为南昌路出谋划策,我们还策划了海派戏剧赏析会、波德莱尔诗歌对谈、都市电影艺术对谈、电影观赏会、沉浸式戏剧表演等活动。除了沉浸式戏剧表演会走出剧场,走进拥有90多年历史的淮海坊,在这条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弄堂里,融合故事与历史、虚构与真实、演绎与讲述,参与的演职人员较多,其他活动都刻意控制了现场的人流。
有人问我,花了那么大力气策划,活动做都做了,为什么把现场参与者控制在那么小的范围?我想,这还是源于我自己心里的一点坚持。
大家都知道,南昌路的尺度小小的,节奏慢慢的,所以在这里做文化艺术活动,我觉得,也应该和这里本有的尺度和节奏相契合。更何况,较小的规模更有利于活动的深入展开、有利于嘉宾和观众的深度互动。如果市民观众真的感兴趣,可以看我们提供的网络直播。我不希望因为办活动,把街区搞得乱哄哄的,这是我个人极力反对的。我就坚守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跟南昌路本身匹配的东西就好。
链接
“场景理论”视域下的历史街区魅力
1973年,西方学者丹尼尔·贝尔指出,后工业时代已经来临,城市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原有的社会学经典理论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此背景下,美国以特里·N.克拉克和丹尼尔·西尔佛为代表的新芝加哥城市学派,提出了“场景理论”,以阐释城市发展的新现象。很多读者以为,场景理论格外关注各种城市消费娱乐设施组合形成的特定场景,但其实,该理论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亦有关注。
场景理论可以为我国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带来以下启示:
一是注重整体性保护与实践。场景理论认为,场景主要包括5个要素:邻里—社区;物质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多样性人群,比如种族、阶级、性别和教育情况等;前三个元素以及活动的组合;场景中所孕育的文化价值。
该理论认为,在对城市场景进行解释时,需要以全局性的观念进行思考,即场景是由以上5个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整体概念,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难以构成对“场景”的完整理解。
场景理论启发我们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时,首先应树立一个整体性的社区理念,不仅要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与更新,还要综合考虑街区的基础设施、人群、活动以及由此孕育传达出的价值观。
二是倡导历史文化街区吸引创意人才入驻。这里的“创意人群”专指设计师、工程师、科学家、艺术家、企业主等,他们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理念、新知识、新服务和新产品,推动城市的更新与转型,因此成为不同国家、地区或城市之间争夺的重要资源。
从场景理论出发,重新审视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发展问题,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创意人群的聚集对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活力的重要意义。
三是注重塑造文化价值观。场景理论认为,价值观存在于一定的“场景”之中,而“场景”又依附于一定的都市设施。长期居住于某一社区环境中的居民,会通过各种消费实践,如品尝美食、欣赏音乐、穿着打扮等,逐渐孕育、形成“场景”的文化氛围,并向外界传达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因此,价值观在场景理论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把具有不同个人符号的社会成员聚集在一起。
依据场景理论,历史文化街区应注重对文化价值观的塑造。价值观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灵魂,具有相对稳定性,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与街区内的各种物理设施长期互动的产物,影响并制约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城市中的历史建筑、街巷、咖啡馆、餐厅、商店、剧院、服装店等不仅仅是物质实体,更是一种外化的符号,具有价值观的意义属性,是市民文化和价值观的折射与反映。
而且,不同的物理设施形塑的场景各不相同。由历史建筑遗存形塑的场景具有历史的厚重感,由历史建筑周边的餐厅、酒吧、商店等所形塑的场景较为平和亲民,而由街头涂鸦、创意雕塑等构筑的场景则显得新锐有趣,消费者在自己喜欢的文化氛围进行休闲娱乐、生活体验时,消费需求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中,要注重个体对空间内文化与价值观的诉求,将蕴藏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筑、人群、风俗和群体活动的文化与价值观,外化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中,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感召力与整体凝聚力。(柳森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