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特约记者 彭一力)讯,iPSC疗法平台企业艾尔普再生医学近日宣布,已完成C轮数亿元融资。这是这家公司成立5年来的第5次融资。本轮融资由聚明创投领投,分享投资、贝森医疗基金、金雨茂物跟投,老股东紫牛基金加持,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或iPS),又称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它并非直接来源于人体器官和组织,而是一种通过基因编辑而来的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功能,理论上可以分化为成体的所有器官、组织,可应用于心衰和肿瘤免疫疾病领域。
艾尔普公司宣称,本次融资将用于公司开展并完成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管线——iPSC心脏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试验,并将于未来1年内启动基于iPSC技术的免疫细胞治疗临床研究。
联想之星、紫牛基金已三次加码投资
艾尔普再生医学创始人王嘉显,早年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工作中他了解到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C)这项刚兴起不久的生物医学技术,他认定其在未来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于是,2010年2月王嘉显辞去工作,进入香港大学攻读再生医学专业,选择在这个领域深造。三年后顺利拿到博士毕业证书的王嘉显,进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明龙教授团队,开展利用心肌细胞注射液治疗终末期心衰的研究。2016年,王嘉显终于做出对他事关重大的决定:离开江苏省人民医院,成立艾尔普再生医学。
“创业是一条违背人性的孤独之路,会遇到很多难关,如何克服每一道难关,如何把一个企业做成,得看意愿有多强、信心有多大。我从2009年选择了iPSC,花了十年走到今天,我相信,这项技术一定能在改变心衰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上做出贡献。”王嘉显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成立五年来,艾尔普再生医学已拥有全国首家由国家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行政授权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生物样本库。并已开发出多条以iPSC技术为基础的产品管线,主要业务线是心血管领域和神经领域,其中心血管领域更是取得了国内首个国家卫健委基于iPSC技术的心衰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备案。艾尔普再生医学在掌握先进的iPSC重编程技术的同时,也具备了iPSC药物大规模自动化生产和细胞质检能力,未来可围绕肝脏、胰腺、神经等更多领域,开展细胞再生服务。
领先的技术和科研实力,由此获得了投资机构的青睐。从2016年成立至今,艾尔普再生医学已完成了5轮融资。其中不乏一些投资机构的多年投资,例如联想之星、紫牛基金就已三次加码。
紫牛基金执行董事俞波博士表示,看好iPSC在退行性疾病治疗和再生医学的应用前景,他同时认为:iPSC作为底层技术平台,凭借其全能性与高度可编程性,能够在肿瘤免疫治疗、细胞治疗以及基因治疗等领域中,得到拓展应用。
最热的三条赛道:心衰、肿瘤、神经
iPSC衍生细胞在治疗上的巨大应用前景,引发了投资机构的争相布局。
特别在今年,iPSC衍生细胞领域的企业融资新闻不断:最新一起,是专注于神经领域疾病iPSC细胞治疗的企业霍德生物,11月1日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礼来亚洲及老股东元生创投跟投。
10月,主要从事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干细胞研究的瑞顺生物,完成了由富汇创投领投,华夏恒天、天堂硅谷、厦门万通金、科发资本参与的1.37亿人民币A轮融资。
9月,致力于为帕金森病等重大疾病提供规模化、低成本的干细胞治疗方案的士泽生物,完成了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和启明创投共同领投,道远资本、嘉程资本跟投,天使轮股东峰瑞资本、元生创投、泰达科投追投。
今年2月刚成立的士泽生物则也已完成两轮融资。可以看出,每一个治疗领域都有资本在进行有针对性布局。艾尔普再生医学首席科学家王鹏元博士,今年9月在参加“iPSC前沿创新之道”论坛活动表示:“iPSC在神经、心脏、肿瘤免疫这三方面都是加速状态,下一个爆点有可能是这三个领域连环爆发。”
有专家认为,纵观整个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的行业发展,应该说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尚未进入临床转化期。整个上下游的产业链如何与产品研发形成适配,也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状态。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不同,面对的市场也不同。当下最热的医疗赛道中,心衰、肿瘤、神经都是千亿级的蓝海市场,未来应该会有越来越多种类的细胞产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