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振华重工(ZPMC)制造的那场“小尴尬”吗?
那是2013年,一场关于重振美国制造业、造船业的精彩演说,一阵“不懂事”的风儿吹起旗子那一刻,它的本来面目——中交集团旗下振华重工(ZPMC)名号传遍全世界!
近日,振华重工再次“震动”大洋彼岸。9月9日,振华重工远洋运输船“振华24”轮装载着4台造型奇特的白色岸桥,经过2个多月的长途跋涉顺利抵达美国巴尔的摩港西格特(Seagirt)集装箱码头。
岸桥,又称吊桥、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是专门用于集装箱码头对集装箱船进行装卸作业的专业设备。“庞然大物”的来到,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就连马里兰州州长拉里·霍根(Larry Hogan)也在推特上感叹:“对巴尔的摩港和马里兰州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4台岸桥一路上乘风破浪,从上海长兴岛出发,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渡过大西洋,并“战略性”地避开“艾达”飓风。途中经过美国马里兰州当地切萨皮克湾大桥(Chesapeake Bay Bridge)与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桥(Francis Scott Key Bridge),船舶通过大桥的壮观景象在巴尔的摩港的官方推特上直播,更有不少当地居民驻足观看。
这4台“钢铁巨擘”是一种新型的超巴拿马岸桥,设备总高92.1米,是美国东岸最大型的岸桥之一。这些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到来,可以让巴尔的摩港吞吐量翻倍。
如今,面对集装箱船舶不断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振华重工的岸桥产品也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造升级。从超巴拿马型岸桥到3E PLUS岸桥,中国智造不断刷新世界纪录。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载箱量只有3000标准箱左右。随着外贸进出口额大幅增长,超18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在航运市场已屡见不鲜。近年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的纪录被不断刷新。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集装箱船越来越大岸桥还能hold住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制造的岸桥产品不断改造升级。从超巴拿马型岸桥到3E级岸桥、超3E级岸桥,乃至目前世界最大的3E PLUS岸桥,无论集装箱船舶如何变化,振华重工总有一款设备可以满足装卸需求!从1989年第一艘超巴拿马型船诞生以来,集装箱船的发展势头迅猛,第六代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体型宽为56.4米。岸桥自1990年以来,其几何尺寸不断增大,主参数不断提升,振华重工配套研制了可装卸14500标准箱的超巴拿马型岸桥。
自21世纪起,航运巨头马士基集团逐步订制、启用3E级(高效、经济、环保)集装箱船,为此,振华重工配套研制了3E级超大型岸桥,较以往岸桥更大、更高效,可装卸18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
2017年,振华重工为马士基摩洛哥项目建造的首批3台岸桥从长兴分公司顺利起航发运,该岸桥为超3E级岸桥,前伸距达72米,后伸距达41.5米,起升高度由常规3E级岸桥的52.5米,提升至56米,相当于额外增加了一个集装箱箱位,可装卸20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
2016年,振华重工在全球率先研发设计制造了3E PLUS超大型岸桥,这个“超级巨人”各项参数均创世界之最,前伸距为80米,后伸距为30米,起升高度为54米以上。首批16台3E PLUS岸桥全部由迪拜世界(DP World)定制,可装卸24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
岸桥改造优势尽显
助力码头迎接船舶大型化挑战
除了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型产品,振华重工还有助力码头迎接船舶大型化挑战的独门秘方,即岸桥改造。也就是对码头现有的岸桥进行加高加长改造。
2012年振华重工推出岸桥加高加长改造业务,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外用户的热烈欢迎。多项岸桥加高改造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实施,业务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等地。目前,振华重工已完成170台岸桥的加高改造工作。
振华重工的岸桥改造优势在哪?
国际市场占有率高
振华重工的岸桥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高的比例。作为岸桥产品连续22年保持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港机制造商,振华重工产品已进入全世界104个国家和地区、300余座码头。
作为制造商,振华重工拥有第一手岸桥钢结构计算模型资料,能够为岸桥改造提供安全、成熟、经济的解决方案。
专业团队经验丰富
振华重工拥有一批专业团队,由技术专家与工程师制定方案,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团队在现场执行,保障整个改造过程安全、高效。值得一提的是,振华重工还能根据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技术创新引领力强
通过自主研制,振华重工拥有多种加高接长装置,可以适应钢绞线式、落地式和链爬式等不同类型的岸桥。
振华重工围绕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升级改造进行攻关,自主研发的多项新技术获得全球青睐。近十年来,振华重工参建了近60个国内外码头自动化项目,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带动了160余家企业走出国门,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量身定制岸桥皮肤
矗立在江边的“岸桥博物馆”
一座座岸桥依次排开,等待着被特种运输船整机运往世界各地。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各自的特定要求,岸桥的颜色非常丰富,五颜六色的岸桥矗立在江边好像一座“岸桥博物馆”。
科技赋能智慧港口
“魔鬼码头”进入5G时代
在长兴生产基地码头,一排橙色小车驶来驶去,进行着单机空载和重载功能测试。这是振华重工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广州南沙四期自动化码头量身打造的智能导引车(IGV)。该批IGV创造性地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激光雷达SLAM、视觉SLAM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让IGV化身灵活的“搬运工”,在码头堆场间自由穿梭。
未来,振华重工将着力开展智能制造转型顶层规划,围绕过程智能、装备智能两大核心要素持续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市场营销、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务等价值链流程的数据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协调、快速反应机制,打造符合振华重工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
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作为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智造升级大国重器,打造更有底气的大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