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如何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胡焕庸线以南很重要
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是尽早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体现碳汇功能?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认为,保护好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森林的碳汇功能;此外,尽可能地改善人工林,比如丰富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和空间层次,可发挥增加人工林碳汇和生物多样性的多重功能。
“由于我国多年的造林努力,宜林地基本已经被森林覆盖,新造林的面积可能有限。从碳汇角度来看,我国森林碳汇潜力的一部分应该来自单一物种的人工林改造和管理。”吕植介绍,树种多样性越丰富,生态价值越大,碳汇的积累也更大,对空间的利用也更合理。
此外,我国的森林主要在胡焕庸线以东南,但东部和南部的保护地面积较小,覆盖有一定空缺。“当然,客观上东部和南部许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濒危物种多的森林地区同时人口分布也较多,建立新的自然保护区有一定难度。”吕植补充道。
让自然碳库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碳吸收主要来自森林绿化。有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达到每公顷150.5吨。国家林草局副局长刘东生曾在2020年12月公开表示,目前我国的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92亿吨,平均每年增加的森林碳储量都在两亿吨以上,折合碳汇7亿吨到8亿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阎志建议,在规划自然保护地时要科学评估自然保护区在碳汇方面的价值,将具有重要生态保护价值的自然碳库单独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碳中和的双赢目标。
阎志还建议,鼓励建立国内自然保护地碳汇交易机制和平台,制定碳汇计量与评估行业规程,推进生态服务功能的有偿化、市场化。促进跨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行动,活跃碳市场。
鼓励自愿设立社区保护地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片沃土,有3500多万公顷天然林、约2000万公顷天然湿地和相当数量的荒漠植被,都被划建为自然保护区。如何建好保护区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是当前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吕植认为,为最大限度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发展,可以设置除严格意义上的自然保护区外的其他保护类型,例如在农田、村落、校园、城市绿地等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小区,提供鼓励机制,由当地居民进行保护,特别应该鼓励由生态敏感区的居民自愿设立“社区保护地”。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周边百姓成为保护者。比如三江源国家公园,把全部区内的老百姓纳入到保护体系内,让老百姓成为公益管护员。同时,老百姓获得一定收益,也解决了扶贫问题。”吕植介绍。
“把保护资金投在老百姓身上,购买当地居民的保护服务,是一个合乎逻辑、并且有效的安排。”吕植强调,有必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保护机制,例如基于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建立“社区保护地”,由老百姓自己把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起来。 记者 张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