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倩
5月19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消费者所质疑的沃尔玛多店同一款进口啤酒篡改日期继续销售情况属实,已对沃尔玛立案调查。消息发出后,很快冲上热搜。
食以安为先。食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是消费者购买食品过程中最关注的信息。一旦出现篡改食品生产日期的情况,就意味着消费者的参照信息失灵,将面临食品安全风险。
此外,食品经营违法行为是否会造成社会危害严重后果,不能仅看该行为是否给消费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财产安全带来损失,更应看到违法行为对正常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破坏。
近年来,国内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而篡改食品相关日期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挑动着人们本就紧张的神经。比如,约在一周前,在全球拥有超万家门店的茶品品牌蜜雪冰城,被爆出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再如,2019年8月,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查明,上海和亦食品有限公司为延长产品销售期限,篡改积压的临近保质期以及已经过期的奶酪熏肠生产日期。
篡改食品生产日期的行为,不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更重要的是破坏了诚信的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加剧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和担忧。以沃尔玛此次事件为例,有消费者由于看到啤酒的生产日期可以改,产生了“刚买的酸奶是不是也被修改了日期”的担忧。
要消弭消费者的这种担忧,需要多方发力。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责任,逐步优化提升抽检制度,加强供应商管理。5月20日沃尔玛发布道歉声明表示,沃尔玛已将涉事商品以及该供应商的其他商品全部下架,与该供应商的合作已经停止,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管理,更好地保证消费者权益。
然而,要最大限度地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仅靠企业的自觉是行不通的,还需要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一方面加强日常监管,构建全方位、全时段、无死角的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商家的违法成本,就像有网友在评论中所说的那样,“下架产品,终止和供应商合作,以及道歉是一定的,但同时希望给予重罚,不然下次过期食品还会出现。”
此外,消费者也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督的作用。只有“挑剔”的消费者,才能造就有规则的市场。此次沃尔玛事件中,就是消费者发现了啤酒罐上的日期问题。而从网友留言来看,也有一些人遇到过类似情况,但选择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希望消费者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都能选择“较真”,这不仅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益于形成更好的市场环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