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兰州4月21日电 (记者 刘玉桃)“通过开展高校节水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学校的用水量和废污水排放量,降低办学成本,减轻废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压力。”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陈继军21日表示,在高校,普通自来水不对学生实行单独计量收费,如果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教育,容易发生用水浪费现象。
21日,甘肃节水型高校建设培训班暨省级“节水型高校”授牌仪式在兰州大学举行。陈继军称,目前,甘肃现有高等学校50多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总规模近70万人,年用水总量约4500万立方米,高校数量大、人数多、用水集中的特点决定了很多高校都是所在地的用水大户,且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用水量呈增加之势。
自2019年国家节水行动实施以来,甘肃各高校以创建“节水型高校”为契机,积极开展节水教育,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在推动高校节水降损减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缓解和解决甘肃城镇缺水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日,会上对达到《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的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等10所高校授予“节水型高校”称号。
陈继军表示,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可以培养学生的水忧患意识和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的文明消费方式,树立自觉节水的社会风尚;并通过学生节水行为和意识的形成,辐射家庭及全社会,从而带动全民节水意识和自觉节水行为的形成,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继军说,甘肃是全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省份之一,按照国家确定的用水指标,2030年甘肃用水总量为125亿立方米,以目前实际用水量测算,到2030年全省用水量将达到141亿立方米,缺口高达15.4亿立方米。可以说,甘肃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用水短缺的问题。
《甘肃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2年,全省30%以上的高等学校达到《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陈继军表示,如今甘肃高校节水用水工作还仍然普遍存在用水效率不高,用水设施陈旧,节水型器具普及率不高,校园的节水氛围不浓,节水宣传和教育还有所欠缺等问题,高校的用水现状与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目标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下一步,甘肃各级水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教育、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搭建推进高校节水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各高校要建立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实施校园节水改造,加强节水制度和用水精细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高校节水产业发展,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兰州大学副校长范宝军表示,甘肃属于严重的资源性缺水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节水工作对于在甘高校而言,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范宝军称,长期以来,兰州大学在校园规划、基建工程、维修改造、日常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推进节水型校园建设,通过节水型高校建设,提高师生员工的水忧患意识和水环境意识,使广大师生形成科学正确的爱水、用水、护水习惯,把节约用水的内在意识转化为自觉的外在行动,自发地形成重视水、节约水、涵养水的良好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