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0日讯(记者 刘潇潇)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各地“抢奶大战”不断升级。3月29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坚决制止高价抢奶行为的通知》,要求会员单位执行各地制定的原料奶收购指导价,不抢奶、不降质、不压价、不抬价。
受饲料等成本价格增长、需求上涨多种因素影响,自2020年5月至今年2月,原料奶价格掀起一轮上涨势头。数据显示,2020年5月均价为3.57元/公斤,今年2月份均价为4.28元/公斤,上涨19.9%,超越了2014年的历史高点。
“得奶源者得天下。”长期以来,国内奶源市场存在供不应求现象,虽然头部乳企都在通过自建或收购牧场的方式加码上游奶源建设,但“奶源争夺战”远远没有结束,奶源的增长并不能适应生产加工发展的需要。
“奶源紧张、奶价攀升,仍然是当前困扰行业和企业的难题。”乳协方面表示,“近来,协会不断接到会员单位的反映,在一些地区又出现了高价抢奶现象。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是破坏行业自律公约的不道德行为。”
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抢奶”的潜在风险在于质量检测方面。“奶源一旦紧缺,就会加水,或者添加其他什么物质;另一方面,企业因为抢奶,则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尺度放宽。”
事实上,20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正是因为争抢奶源所致。对此,乳协在通知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三聚氰胺’事件的沉痛教训,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坚决制止高价抢奶的行为。”
为此,乳协要求各会员单位:“要以维护收奶秩序为荣,以抢奶为耻,如发现有抢奶现象,可向协会举报。严格履行收奶合同,执行各地制定的原料奶收购指导价,做到不抢奶、不降质、不压价、不抬价。”
乳协方面表示,各地调节余缺要通过友好协商方式解决,协会将根据举报情况,约谈抢奶者,并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