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瓷材料副总经理司留启
两会报道组 王 僖
“今年参加全国两会非常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人民期待,很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问题也都有涉及并得到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国瓷材料副总经理司留启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谈起政府工作报告,难掩激动的心情。
今年是司留启履职两会代表的第四个年头,四年来,作为来自基层企业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司留启一直关注中小企业、初创型企业、科技研发型企业等在发展中遇到的痛点。而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我国基础元器件产业遭遇“卡脖子”的生存发展之痛,司留启今年将目光锁定在了仍处于薄弱环节的我国基础元器件领域,他带来的建议也全都围绕破解该领域的痛点展开。“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的支持,从整体上布局谋篇,建立安全、完善、具备规模优势的产业生态和供应链。”司留启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关注企业发展痛点
“作为来自高新技术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就要在两会上说出企业发展面临的痛点。”司留启一直这样说,也一直在这么做。
特别是在聆听并认真学习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司留启对报告提出的“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等激励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向、新举措,倍感鼓舞。“这些内容在我之前和今年的建议中都多少有涉及,没想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直接就将这些问题消除了。”
司留启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将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就是在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将起到非常有力的推动作用。
再如“对先进制造业企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司留启认为,这对于高科技初创型企业非常重要。“之前之所以会产生增量留抵税,是因为企业成立初期,研发设备等投入巨大,说直白点儿就是‘买的东西多,卖得东西少’,之前这些增量的留抵税退还的条件门槛比较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如今改为按月全额退还,对创新企业、初创型企业来说将极大地减轻企业负担,也将大大提高这类企业的发展速度。”
近年来,司留启持续将目光聚焦在中小企业、处于初创期的创新型企业身上,从加快建立完全第三方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配合国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直接融资对接等多角度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我们国瓷材料就是从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近两年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规模不断扩大,考察了很多中小企业,因此对初创型企业由于缺乏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形成的发展之痛特别感同身受。”
司留启欣喜地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许多代表、委员关注的这些痛点问题,不断消除解决,“这既回应了企业发展的期待,也是国家培育发展壮大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壮大基础元器件产业
由于在电子行业一线直接了解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迫切性,并且深知我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基础元器件领域面临发展短板,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司留启将目光聚焦到电子元器件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要寻求发展壮大所面临的问题上。
“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还是比较薄弱的。”司留启援引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的数据介绍,我国的电子元器件电容器用量占全球50%以上,但国内生产的电容器数量只占全球产量的7%,销售收入额才占全球的3%。
“关键还在于技术上‘卡脖子’,规模仍太小。”司留启说,电子元器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作为创新主体,需要让各种创新资源,如技术投入、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国家政策等形成合力,注入到企业中去,尽快壮大电子元器件及配套企业的规模,这样才能提升行业企业的竞争实力,才有希望突破“卡脖子”的问题。
提及资本市场和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对接问题,司留启建议,是否可以建立一种联动机制,按照国家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优先支持电子元器件行业及其配套企业的IPO等,推动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或再融资,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成长速度,尽快形成规模。
司留启以国瓷材料为例介绍说,公司多年来持续高比例投入产品研发,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约为1.61亿元,同比增长16.53%,约占公司营收的6.32%。“目前国内电子元器件行业及相关配套企业众多,但每家规模都很小,如果有政策、资本等助力企业规模快速成长,以企业自身的内生增长动力需求,特别是持续高比例的产品研发投入,破解技术‘卡脖子’问题就指日可待了。”
与此同时,司留启还建议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更好地培育电子元器件产业安全、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要全国一盘棋,有统一的布局,由国家牵头,然后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充分参与,区域之间实现良性竞争合作。”司留启说,电子元器件及其配套产业是非常细分的,不似大产业那般容易构建完整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因此更需要有国家统一布局的政策支撑,否则各个区域只盯着自己,很难在电子元器件产业链供应链方面打通国内的大循环。
此外,司留启还特别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建议高校能增设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相关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司留启说,电子元器件和材料是需要密切配合的,因此高校培养的方向也应是既懂工艺又懂材料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