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大供应链、产业链加速重构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遇到的问题在生物医药领域也较为突出,尤其是原始创新。以肿瘤免疫靶点为例,目前全球已上市的肿瘤免疫药物以及在临床开发的靶点,均是美欧日基础科学研究发现并转化为产品开发研究的,亟须国内基础和转化研究领域涌现肿瘤等重大疾病可成药的疾病机制和靶点,实现中国自己在新分子实体和治疗方法方面的新突破。
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大而不强的现状,李燕代表建议国家加强医药产业顶层设计,加快培育行业龙头,推动产业升级。她表示,国家应尽快出台专门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层级政策,打通新药立项、审批、生产、使用全部环节,促进发改、工信、科技、财政、药监、医保、卫健等部门联动,出台综合政策,重点解决审批审评慢、药品入院难等问题,引导企业想创新、真创新,创新产品卖得出、能赢利,快速实现市场价值,形成创新的良性循环。此外,她建议国家鼓励和支持走在全球前列、处于全球技术前沿的全新靶点和产品的开发,推动新一代抗体组合技术、创新双靶点抗体技术、溶瘤病毒、高浓度生物制品皮下给药技术、口服生物制剂等发展。
针对国内医药产业链上,高端仪器、设备、耗材等进口品牌占主导的现实,李燕建议,应鼓励生物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进行国产替代,当国产设备、仪器、物料和耗材质量不亚于进口产品时,优先选择国产品牌。同时,对已采用进口物料和设备的在研和上市产品,进行国产物料替换时,从国家层面给予法规、政策支持,保证其高效、快速实现国产化替代。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对比研究要求。
此外,创新药成功率低、花费巨大。李燕代表建议尤其对进入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从国家角度给予政策、资金等大力支持。同时,她建议加快审评审批,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建言献策,这不是李燕代表第一次提出相关建议。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她先后提交人大建议11条,涉及基础教育、儿童关爱、公共卫生服务、养老、生物医药及医疗康养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发展、粮食安全以及促进实体经济投资等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领域事项,因其所提建议意义重大、针对性强,其中7条先后得到全国人大、国家有关部委等电话、函件回复。记者 王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