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甘皙 杨召奎)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急需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代表委员指出,当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相比铁路、公路、民航等机动化交通形式,慢行交通发展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慢行空间被压缩,公共交通与慢行交通缺乏互联互通,不利于更多替代高碳出行方式。在转变交通出行能源结构,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当下,急需加强慢行交通体系发展,提升“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整体效能。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朱惠英指出,近年来,在居民短距离出行需求旺盛、传统慢行交通工具落后于时代的背景下,共享两轮出行行业应运而生。从2016年至今短短5年,共享两轮出行行业运营车辆数已突破2000万辆,日均骑行突破6000万人次,已接近中国内地城市地铁日均客运量,仅“哈啰出行”一家就为中国近500座城市、4亿多用户提供出行服务。
不过,朱惠英代表认为,当前行业管理尚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共享两轮出行行业发挥更大作用,不利于城乡慢行交通体系的发展,包括行业发展缺乏指导、路权得不到保障、城乡交通发展不均衡等。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指出,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将是实现交通出行结构优化的关键。另外,交通运输行业要在2030年前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必须在交通出行结构上做文章,向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交通方式转变。
凌振国委员建议,重视共享两轮出行行业的公共服务属性,从更高维度充分肯定行业价值,鼓励、规范行业与公共交通融合发展。共享两轮出行与城市公共交通完美结合,提升“公共交通+慢行交通”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