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理财通研究员丁尽勉黄桂煊薛茹云邝晓瑜数据分析师张稆方
编者按
2022年9月28日,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南财理财通、21世纪经济报道举办第四期线上策略会并在南财金融终端成功上线。南财理财通课题组重磅发布了由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独家出品的《2022年银行理财上半年产品运作报告》。基于南财理财通1.7亿银行理财大数据,该报告全面分析了2022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发行及存续情况、业绩表现排名、投资运作表现、产品创新、风险预警及政策分析。此外,课题组也发布了独家研发的全新期权结构产品设计方案和行业研判。
(资料图)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9家理财公司累计发行结构性产品195只。其中发行总量排名前三的为平安理财、招银理财和宁银理财,发行数量依次为73只、47只和23只。
新发产品方面,仅就2022年上半年,理财公司新发结构性产品53只。该数据较去年同期减少2只,发行量呈负增长。
上半年,存续总规模最大的三家理财公司为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和平安理财,存续规模依次约为377.31亿、50.03亿和37.37亿。值得注意的是,招银理财的存续规模不仅位列行业第一,还是其它7家理财公司存续规模总和的3倍。
结构性理财产品一直是理财公司产品创新努力尝试的方向,为此,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经过长期研究,针对这类产品创新设计,发布独家方案,在市场中首提“反向大雪球”设计创意,在“大雪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构造出“反向大雪球”产品,用以丰富资管产品结构。
南财理财通首席研究员丁尽勉表示,要构造一款“反向大雪球”理财产品,首先需要明确“反向大雪球”的结构及收益场景。与“大雪球”表达的“底部震荡或温和看涨”的观点不同,“反向大雪球”表达的是“高位震荡或温和看跌”的观点,用于在资产价格行至高位时发行。详细产品创新设计请见报告原文。
今年以来,公募REITs发售屡现爆款。譬如今年发行的国金铁建高速公路REIT,产品无论是公众认购还是网下认购都远高于拟发行上限,而此前发行的华夏中交高速REIT,仅公众认购部分吸金就超过了800亿元,最终有效确认比例仅约为0.84%。
公募REITs相对稀缺、供不应求的情况也带动了二级市场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19日统计,今年以来产权类公募REITs表现优异,平均收益为14.33%。其中,华安张江光大REIT今年以来上涨19.76%,优于仓储物流、生态环保等各类公募REITs项目。
银行理财公司作为资管行业主力军,也在积极进军公募REITs市场。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和信银理财四家理财公司已发行了6只名称中含有“基础设施”的理财产品。
然而,银行理财投资公募REITs还存在很多难点。
从外部来看,目前的相关配套政策还有待完善,包括公募REITs本身的交易制度、扩募制度、税收制度等。另外监管层面也需要给银行理财投资公募REITs政策进行细化,类似于2021年11月保险资金的监管文件那样明确公募REITs的投资属性,以及资本金占用的计提方式和比例等细化问题。
从内部来看,因为公募REITs是一个新的业务品种,需要理财公司在人才培养、投审机制、产品发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搭建和完善,也是目前银行理财投资工作面临的难点。
7月5日,光大理财的“阳光金18M丰利增强目标盈1期”成立,募集规模为4.05亿元。该产品是风险等级为R3的“固收+”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年化4.00%-4.20%,拟投资债券、非标资产、权益类资产等。其中,固收类资产的投资比例不低于80%,权益类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占比不高于20%。
产品设计上,该产品引入了“最低运作期”“止盈观察期”“止盈目标收益率”等概念。
同是“目标盈”,但相比基金投顾组合,银行理财的“目标盈”产品,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认为有四方面差异,分别是产品设计、运作模式、底层持仓资产和费率。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注意到,现金类产品逐步压降整改,而客户对流动性强、收益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需求却有增无减。为应对这部分客户需求,“类现金”产品成为“香饽饽”,课题组发现,最低持有期产品和同业存单类理财产品是产品转型的两个方向。
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有交银理财、中银理财、光大理财、招银理财四家理财公司推出了主投同业存单的理财产品,以承接现金管理产品的溢出资金。
在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置上,招银理财、交银理财的同业存单产品均为区间型报价,更偏向于追求绝对收益,且二者基准区间较为相近,而中银理财和光大理财同业存单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则为指数挂钩型。其中,中银理财的同业存单指数产品跟踪其自主研发的“中债-中银理财高信用等级同业存单指数”;光大理财的业绩比较基准则为“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50%+中国人民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50%”,采用相对收益的报价形式。
中银理财在接受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专访时曾表示,“中银理财-稳富高信用等级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理财产品”主要通过抽样复制的方法进行被动式指数化投资,投资具有代表性的成分券和备选成分券,构造与标的指数风险收益特征相似的资产组合,实现对标的指数的有效跟踪。同时,中银理财指出,该产品主要投向于符合内部信用评级要求、主体评级为AAA且中债市场隐含评级为AA+及以上的同业存单。
在同业存单的选择上,招银理财表示,在同业存单及存款类资产的投资策略上,将拓展同业存单和存款类资产的可得渠道,发掘有性价比的同业存单及存款类资产。产品将统筹考虑同业存单及存款类资产的收益、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安排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决策拟投同业存单及存款类资产的比例、期限、发行人和交易对手。
交银理财表示,优选资质良好的同业存单发行主体和存款融资主体,运用宏观择时、曲线挖掘、精细择券等策略捕捉信用利差、期限利差、估值错杀等机会增厚组合收益,将统筹考虑同业存单及存款类资产的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等因素,合理排布资产比例,科学控制组合杠杆和久期。
目前,理财公司同业存单主题产品所投同业存单的比例通常不低于80%,而光大理财“阳光金天天盈”的投资比例稍有不同,其投资同业存单和同业存款的比例不低于50%。对此,光大理财在接受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专访时指出,“阳光金天天盈”产品没有选择盯存单指数(即同业存单投资比例不低于80%),而是约定“投资同业存单和同业存款合计不低于50%”,主要是考虑到同业存单存在市价波动,并可能会使得产品净值回撤难以控制,添加存款类资产配置能够有效控制净值回撤。组合以“存单+存款”为主,收益和风险方面表现出既有存款的稳定同时又有存单的进取,进可攻、退可守。
202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纯固收发行“遇冷”。据南财理财通数据,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理财公司共发行441只纯固收,而去年同期发行量高达1505只。2022年上半年,纯固收发行量缩水达七成。
整体来看,仅华夏理财2022年上半年发行量高于去年同期,其余理财公司发行量均有所减少。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半年,宁银理财仅发行2只纯固收产品,较去年同期锐减186只;同时,建信理财、渝农商理财发行量较去年同期锐减90%。
从新发纯固收的业绩比较基准来看,2022年上半年,平安理财为业绩比较基准中枢最高的理财公司,基准中枢达5.36%。此外,虽然部分理财公司的业绩基准中枢不及5%,但也在4%以上,这些理财公司包括青银理财、上银理财、建信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光大理财和徽银理财。整体来看,在业绩基准中枢排名前十的机构中,股份行理财公司和城商行理财公司合计占比90%,仅一家国有行理财公司建信理财跻身行业前十。
在今年货币政策较为宽松的环境下,相较去年上半年,大部分理财公司新发纯固收产品的业绩基准中枢呈下降趋势。不过,今年有5家机构“不降反升”,分别是平安理财、青银理财、上银理财、建信理财和浦银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中枢分别为5.36%、4.75%、4.57%、4.44%和3.82%。
2022年一季度权益市场大幅调整,含权类理财产品“破净”(指净值跌破发行价1元)现象加剧,二季度行业“窘境”有所改善,“破净”幅度下降明显。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2022年3月18日,在已披露净值的理财公司发行的7458只理财产品中,1461只产品的累计净值小于1元,“破净率”(指“破净”产品占存续产品的比例)创新高,达19.52%。二季度,随着权益市场回暖,理财产品“破净率”回落。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已披露净值的理财公司发行的8974只产品中,仅有655只产品单位净值“小于1”,“破净率”回落至7.29%。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于孝建向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表示,今年1月至4月股市持续下跌,权益类资产回撤较大。部分理财产品由于配置了权益资产,净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叠加债市调整影响,今年一季度新发的理财产品更是直接“破净”,一季度“破净率”创下新高。随着二季度市场触底反弹,债市回暖,股市逐渐修复,上证指数从低位回升,理财产品净值也随之回升,“破净率”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破净的理财产品以混合类为主,共有412只,占“破净”产品总数的62.90%;其次是固收类有229只,占比34.96%。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破净”产品分别有12只和2只,合计占比2.14%。
对于“破净”理财产品中混合类产品占比最高的问题,于孝建对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表示,混合产品由于投资范围包括了权益类资产,相比纯固收类产品,其风险会更大一些。当遇到股市跌幅较大时,混合产品的净值也会因为配置了权益资产而随之下跌。不同的配置比例,决定了风险大小。一些发行时间不久的混合产品,由于安全垫不够厚,遇到股市下跌,就容易发生“破净”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破净”并非是混合产品特有的。即使是纯固收产品,若投资的债券发生违约或信用下降,也会导致亏损,从而出现“破净”现象。
权益类理财产品自诞生以来受到市场高度关注,理财资金入市也是资管行业转型发展一大重点。
从南财理财通课题组统计数据来看,上半年理财公司权益类产品总体规模下降。华夏理财的打新策略产品“权益打新周期360天A款”颇受市场欢迎,2022年上半年微跌0.01%,二季度末产品份额相比2021年末大幅增加,资产规模环比增长了95.84%。光大理财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也在2022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实现正增长。此外,其余产品资产规模在2022年上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宁银理财的“宁耀权益类优质成长FOF策略开放式2号”和“宁耀权益类全明星FOF策略开放式1号”、招银理财的“招卓消费精选周开一号”和“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四只产品资产规模环比下跌超过20%,华夏理财的“权益打新一年定开1号”资产规模更是下跌了44.44%。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今年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投资者避险情绪较高。
某国有行理财公司权益投资人士向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表示,权益类产品规模较小且上半年有所下滑,一方面是理财产品的客户还是以稳健型为主,偏好权益类投资的客户多数还是去买公募基金;另一方面是今年股市总体一般,波动较大,也影响了客户的申赎决策。
“今年以来含权产品普遍来看赚钱效应是不好的,公募基金亏10%左右都是平均水平,而且公募基金上半年的规模也是在下降,但是公募基金有活水,且客户对风险和收益的认知度更成熟。但对于理财来说,几百个客户或几千个客户如果亏2%-5%,可能就撤了。”上述股份行权益投资部负责人补充表示。
2022年上半年,伴随全球通胀加剧及美联储加息,海内外权益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固收+、混合类及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国内货币政策趋于宽松的情况下,现金管理产品及纯固收产品的收益也较去年同期下滑。
在理财业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一是“固收+”理财产品定义不清晰的问题;二是部分非标类混合资本工具投资属性模糊的问题;三是部分主题类含权理财产品为提升业绩而发生风格漂移的问题;四是留不住人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