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发生在浙江宁波某处高架桥上一起导致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因疑似牵扯小鹏P7汽车的LCC辅助驾驶功能,在自动驾驶行业的讨论度久未散去。
(相关资料图)
8月11日,小鹏汽车通过官方回应确认了这起事故车辆来自小鹏,该车车主驾驶车辆与前方检查车辆故障人员发生碰撞,致使前车一名乘客死亡。小鹏方面表示,交警部门已对此立案处理,门店已第一时间已前往现场协助处理。
据九派新闻报道,负责该路段的奉化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初步调查,至于事故是否为网传的LCC辅助功能造成,其说暂时不能确认。
事故真相仍未有一个定论,但一份网传疑似前述小鹏P7车主的聊天记录,加速了该事件在网络世界的发酵。
相关聊天记录显示,该车主在高架桥上行驶过程中开启了小鹏的Xpilot 2.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当时LCC(车道居中辅助功能)正在工作,车主根据高架路上限速80km/h设定的时速也为80km/h。车主表示,这次撞击发生前车辆没有发出任何警告,而以前都有预警,事故发生时自己刚好在分神。
如果该内容属实,则该事故很难作为一起普通的交通意外来看待,而是还需要讨论辅助驾驶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边界问题。
LCC为车道居中辅助功能,顾名思义是能够辅助驾驶员控制车辆保持在当前车道的中央处,需要行驶路段有清晰明确的车道线并保持干燥。除了LCC,Xpilot 2.5还有自适应续航功能ACC、定速巡航CCS等辅助驾驶功能。
小鹏车主若是当时在开启LCC的情况下,因分神导致没有及时意识到前方路况而采取紧急措施,其实是混淆了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之间的差异。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包括LCC在内的已经上车的辅助驾驶功能,在自动驾驶技术级别定义上而言仍然属于L2级别,少数能够达到L3级别——这意味着,这当中的每一个功能从技术限制和法律法规上都无法脱离于人的监督而独立存在。在开启这些功能之后,驾驶员在适当放松方向盘、油门及刹车控制的同时,必须对路面情况持续关注,保持随时能够紧急接管汽车的状态。
以推断的目光看待小鹏P7的LCC功能与事故的关联,可以从小鹏P7辅助驾驶功能的配置说起。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该款车型在辅助驾驶方案上采用的是视觉为主的融合感知方案,具体搭载了13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底层算力来自英伟达Xavier,算力为30TOPS。
这与目前市场上最前沿的硬件方案有一个明显差异,即小鹏P7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一名自动驾驶行业技术高管告诉界面新闻,就这个事件本身而言,车辆既没有发出预警也没有采取制动措施,最大的可能还是感知方面的问题。
这里牵扯到自动驾驶几大类别传感器的功能差异。小鹏P7所应用的毫米波雷达,在被识别物体与汽车本身的相对速度差距过大(例如50km/h)的时候,就会因为反射波没有相位差而导致识别受限以及功能失效。而在此次事件中被撞车辆为静止,与小鹏P7的相对速度已经达到80km/h。此外,摄像头没有识别出前车可能是因为当时有人遮挡了车尾。
前述自动驾驶行业技术高管表示,这起事故有两个方法可以避免,一个是加装激光雷达,另一个则是用车路协同替代单车智能。“激光雷达不会减波、精度也足够高,不管前面是什么障碍,它也不用一定要识别出来,只需要反馈这里有物体不能撞就可以了。”他说。车路协同方案则比较好理解,即路端传感器将前方有障碍物的信号传递给车辆,让车辆提前避让。
事实上,LCC等辅助驾驶功能的局限性,车企并非没有告知用户。除了小鹏汽车,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均会在相关资料中予以说明。据悉,小鹏汽车在用户手册中罗列了长达52条有关LCC和ACC的使用警告,涉及多种系统可能无法工作的场景,“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就是其中之一。
一名汽车行业资深律师对界面新闻表示,就该情况而言,车企的确已经通过用户手册进行了风险提示,车主本应尽到注意的义务。
无可否认的是,比起用户仔细研读手册,更容易出现在实际当中的情况中是用户并不会逐字逐句阅读,并牢牢记住每一条规定。不过,辅助驾驶功能的出现是为了让车主得以放松,如果开启之后却让人不得不进入更紧张的精神状态,的确让它本应展现的价值大打折扣。
小鹏P7的事件并非偶然,类似事故在特斯拉、蔚来等厂商身上也发生过。本质上来说,这与自动驾驶在乘用车领域近两年燃起的虚火不无关联——前沿技术固然吸引人,但车企有义务在用户购车时便对相关风险强调到位,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卖点和噱头。反过来看,人类驾驶员们或许也不能对待它们太过高估和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