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疫情危机中,寻回温情暖暖的熟人社会|新京报专栏
▲2022年5月6日,蒙蒙细雨中,北京此轮疫情的高风险地区潘家园街道松榆西里社区开展第八次核酸检测,社区志愿者给前来参加采样的市民打伞遮雨。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毫无疑问,疫情改变了世界,但有些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东西,却未曾动摇,甚至愈加凸显出来。
北京本轮疫情以来,不少社区被划为封控区、管控区,社区居民的生活切入一种非常态的防疫模式。封控、管控不可避免地影响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但总体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柴米油盐,娱乐健身,都没有受到太大耽搁。这除了政府与社区的有力协调组织、市场力量的充分发挥之外,也离不开邻里之间的彼此照应,相互扶持。
某种程度上,疫情加速了都市从陌生人社会向熟人社会的回归。以往点头之交的“陌生人”,现在成了一起团购的“战友”;曾经叫不上名字的邻居,成了“一锅吃饭”的“家人”;独自居住的老人应急药没了,社区志愿者主动帮忙领取;某家做了什么美味的菜肴,邻居这时候也能分享到香喷喷的一碗……
疫情期间,这种互帮互助成了社区居民的一种“新常态”,也让以往“最熟悉的陌生人”,感受到了久违的邻里亲情,温情暖暖的熟人社会回到了人们的日常。
▲2022年5月8日,正值母亲节,北京朝阳区十里堡万科时代中心核酸检测点,换岗下来的志愿者白一江收到了母亲节鲜花。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曾经,我们对这种交往模式并不陌生。在费孝通笔下,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熟人社区,构建了传统社会的基本单元,这种模式维系了传统时代长时段的稳定。不过,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市场经济的发育,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互联网对社交模式的重塑,传统的熟人社会大大萎缩了,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般的现代都市社会。
人们早出晚归,行色匆匆,很多人虽然已为多年邻居,但可能从来没有过任何交流;家里少了什么工具、食材,首先想到的是花钱购买而不是求助邻里;由于缺少交流,误解、摩擦与矛盾,也会时不时显现……现代都市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效率,可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也不可避免地拉大了。而那种珍贵的共同体感情,本可以使我们的生活体验更丰富,更有内涵。
疫情是一个转折点。两年前,疫情初起时,为防范病毒传播,人们戴上了口罩,刻意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但当时间一长,人们发现物理上的距离无法隔绝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甚至,恰恰因为病毒这个共同的敌人,人们的心理距离反而更近了。人们从未如此清晰而确切地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意识到,他者的命运与自我息息相关。
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的碰撞,产生了太多不确定性,但这并非一定是以悲剧的方式呈现。这种偶然也会重新激活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汇聚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可乐“换一切”,封控区做“大白”,为封控邻居买菜送药,疫情防控中展现的这些真善美,让病毒不再那么可怕。
▲2022年5月5日,北京顺义怡馨二社区工作人员手持社区自主开发的核酸电子登记小程序,对于不会熟练运用手机的老年人和儿童,也有专门的志愿者辅导。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这次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论证,传统熟人社会在现代都市何以可能,也让我们意识到,尽管借助工业化与互联网,个体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但我们并不是不需要“社区”、不需要“熟人”,在任何一次危机面前,团结一致都比单打独斗更重要。
这次疫情,也在学界掀起了如何渡过这场人类危机的大讨论。25年前因为写出过《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而暴得大名的贾雷德·戴蒙德再次被推到前台。他对新冠疫情危机提出的应对方案之一就是,向传统社会寻找解决之道,用传统的方式教养子女,赡养老人,应对危险,解决争端。
正如戴蒙德所强调的,传统并非什么都不好,也有值得羡慕的地方。在当前的语境下,用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法则抗击疫情,可以产生非凡的价值,因为相互扶持、彼此信任以及得当有序的组织,是人类战胜任何一次危机的基石。
熟人社会也好,陌生人社会也罢,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那些人性中坚硬而美好的品质,不会因为传统与现代的分野,而有什么不同。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的共同体精神,根植于每一代人的人性底色之中,不会因为时空变化而削弱,更不会凭空消失。在这场由疫情引发的世纪危机面前,其反而更能得到凸显,迸发出超乎寻常的能量。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王言虎
反弹行情下的专属投资礼包!投资VIP权益、188元现金红包,100%中奖>>关键词: 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