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3日文章,原题:空难后的网络乱象东航空难牵动无数中国人的心。互联网时代消息传得特别快。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大量消息,试图回应社会对信息的饥渴。同一时间,网上假消息层出不穷,除了突然冒出的“幸运儿”利用灾难蹭热点,还有人发布空难现场假视频。更让人愤怒的是航班失事的消息传出后,还有企业把空难当成素材,做起悲情营销的生意。官媒怒批:“如此轻佻,令人惊愕,请问这些人的道德素养在哪里?悲悯之心在哪里?人性底线在哪里?”
针对炒作失事客机、发布不实信息、调侃灾难的言论,以及冒充相关人士蹭热度的情况,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发布公告,提醒用户不要借助热点事件蹭热度、玩梗,并表示将用技术手段严加管控,对蹭热度、博眼球等行为采取禁言、封号等处罚。
灾难成为蹭流量的素材,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人蹭流量,这是互联网上的魔怔,连空难也没有被放过。在眼球就是金钱的时代,无下限博眼球已演变成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世界里的一种常态,这背后是流量经济爆发式发展,但监管的脚步还跟不上的现实。面对挑战道德底线、触犯法律红线,或是在空难这样的人间悲剧前,违反最基本人性的逐利行为,或许更有力的监管才符合广泛的社会预期。
网络是双刃剑。它打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尤其在发生重大灾难时,快速及时地传播重要信息,让人们能做出知情的决定;它也提供一个更平等空间,赋予每个人发表言论、发布信息的权利;与此同时,它不可避免地放大了部分利欲熏心者的贪婪、欲望以及挑战人性底线的行为。(作者杨丹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