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产业动向③丨规范大宗商品市场 尽快建立海外资源战略保障体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雪松
刚刚过去的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集体暴涨,不仅煤炭,铁矿石、铝、铜以及天然气等价格也创新高,目前包括油价在内仍处高位。日前,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针对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表明,逾六成被调查者仍担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稳定,并建议,针对我国对外依存度高且紧缺的大宗矿产品,要尽快建立海外资源战略保障体系。
加大规范力度 避免大宗商品价格坐“过山车”
高环玉是山东日照人,做铁矿石生意有16年了。作为日照恒顺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在2021年铁矿石贸易中,高环玉真正体验到了坐“过山车”般的感觉,因为这一年铁矿石经历了罕见的暴涨和下跌。
2021年上半年迎来了铁矿石价格大行情,铁矿石价格全年整体表现为先涨后跌,波动幅度创近十年新高。高环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21年上半年他赚了700万元,但全年却赔钱。
“2021年铁矿石从7月底大跌,主流货澳洲PB粉每吨从最高位1720元跌到了560元。”高环玉日前对记者说,“现在日照港口现货库存1700万吨,岚山港口库存1200万吨,超过历史高位,很多贸易商的货冻结了。2021年我的库存10万吨。”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上半年,海外矿山巨头依靠原材料供应的垄断却狠赚一笔,利润暴增。单是二季度,淡水河谷的净利润就达到75.86亿美元。上半年,力拓归母净利润为123.13亿美元。同期,必和必拓的集团经营利润大增80%至259亿美元。FMG的税后净利润则达到了103亿美元,同比大增117%。
做煤炭生意的姜宇(化名)是个体企业主。“目前,煤炭市场依旧不好做,由于港口挂牌价持续下跌,电厂和贸易商采购越发谨慎。很多做煤炭生意的企业主生怕因港口挂牌价下跌,导致自己高价采购的煤不能出货而砸在手里。”姜宇近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2021年出现“煤荒”开始,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市场加以调控,效果显著。以保民生为出发点对煤炭价格、流向、采购模式加以指导,一定程度规范了能源行业囤积居奇、恶意加价、虚假交易信息、中间商贩子的违规行为等乱象,对稳定下一年港口价格和内地坑口价格有很大意义,同时要求热电相关企业做到100%履约长协,避免未来再出现下游缺煤导致的一系列危害民生的问题。
“我还是很希望政府尽快对能源行业加以规范,尤其是市场煤采购方面,贸易商采购往往对接很多中间人,中间人一环套一环,加了很多中间费用,无形增加了终端用户的成本。”姜宇对记者表示,看好2022年煤炭市场。“政府出台的政策显而易见,正在规范行业乱象,目前煤价和供需很大程度恢复了正常水平。”
尽快建立海外资源战略保障体系
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针对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做了一次随机调查,总共179人参与调查。调查表明,112人表示担心大宗商品涨价,占比达62.6%,他们认为油气煤电等都可能涨价。52人表示不担心,占比29.1%,他们认为2022年物价有望稳定。15人表示不好说或难以判断,仅占8.3%。
姜宇告诉记者,和往年比,2021年煤炭行情是真的好。“我还是希望煤价尽快回落到正常区间。”尽管2021年煤价暴涨,姜宇表示,暴富这种情况在身边很少。
姜宇表示:“煤炭市场供需的平衡,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希望不要一味地限制煤炭供应,因为疫情影响,目前供煤主力还是国内为主,进口煤入关难,如果地方管理再对生产做‘一刀切’的限制,恐怕煤价还会上涨。”
“我个人感觉,铁矿石国内市场还是不错的。市场平稳最好了。”谈到2022年的打算,高环玉表示,还是会继续拿货。“我现在没办法了,别的不会做,只有再拿货才能补偿前面的亏空。”
“铝行业特别是建筑铝材行业,这个时期是淡季。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催收欠款。”年关临近,河北一铝材加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对于铝材加工行业来说是充满内忧加外患的一年。铝锭价格从年初每吨14000多元,到10月中旬涨到了24000多元,现在回落到2万元出头。
这个行业跟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希望2022年出现好的转机。只要房地产行业好了,我们这些供应商也不会太差。”
2021年国际油价出现强劲反弹,下半年虽有所回落,但高盛、摩根大通等机构仍看涨2022年国际油价,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原油库存下降以及产能恢复慢等因素,将推动国际油价年内涨幅达到两位数。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铁矿、铜矿、锰矿、镍矿对外依存度均超过80%,铬矿接近100%,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做好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尽快建立我国海外资源战略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