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科研、经济和民生等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入世”,一些原本难以获得的医疗器械产品都能得以进入中国,造福患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自1999年从德国回国后,就一直在国内积极推动心血管自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他也是中国“入世”20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今年,葛均波获得了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葛均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刚回国时,国内冠心病介入手术还不到百例,心脏支架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主要原因一个是医疗器械要进中国很困难,而且价格十分昂贵。如今,中国心脏支架每年的用量达150万个,其中也包括大量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支架。
“我还清楚记得,2002年下半年,第一个药物洗脱支架刚进中国时候价格是4万元,三个支架就相当于一辆桑塔纳,很多冠心病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救治。”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葛均波表示,中国“入世”后,改革力度明显加大,推动医疗器械产品的不断降价,从最初的4万元降至1.3万元,一直到最近一轮的带量采购,将心脏支架的价格降至400元至700元,使得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的红利惠及更多普通百姓,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葛均波看来,“入世”之后,先进医疗器械加速进入中国,对中国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葛均波从2000年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心脏支架,并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多年的失败和努力,2005年下半年,葛均波中山医院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可降解涂层”药物洗脱支架在国内上市,不仅打破国外垄断,还使进口支架降价超过50%。
2020年,葛均波率队研发的国内首个生物完全可降解支架上市,引领国内心脏介入治疗的又一次革命,这也带动了一大批国内从事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团队和企业的发展。
回顾20年行业的发展,葛均波感叹道:“中国在与国外科技经济差距巨大的情况之下,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开放和不断追赶,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平视一些合作伙伴国,从原来的跟跑,到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了并跑,并在个别领域实现领跑。”
随着“入世”带来的红利逐渐消退,葛均波认为,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挑战仍然很大。“主要是在理念上的创新有待突破。”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应该看清自己还存在着短板,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加大改革开放,让更多的西方理念跟我们中国专家的理念相融合,诞生出一系列的创新产品,我觉得这是我们是追求的最终的目标。”
葛均波表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中国也有望不断提升出口份额。但他表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链要向高端突破,必须重视对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国在材料、工艺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尤其是在一些金属材料和生物相关性材料等方面,基础研究投入相对比较少,未来在这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葛均波说道。
关键词: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