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海燕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且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养老床位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发展不平衡怎么协调?养老护理员怎么引进来、留得住?异地养老还有哪些促进措施?日前,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对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市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阎祖强提问,中心城区养老床位一床难求,部分远郊地区的床位空置率过半,如何解决这个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郊区的养老床位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医疗设施不便,所以入住情况不理想。另外,近三年郊区新增床位有1.3万余张,大多数处于运营初期,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入住。该负责人表示,为推进中心城区和郊区床位的均衡有效利用,一是抓紧推出养老服务床位的轮候系统,这个系统把郊区15%左右的空置床位涵盖在内,纳入全市统筹,市民可在上面找到自己需要的床位。二是抓住五个新城建设的机遇加强养老床位的配置。三是研究推动郊区养老机构收住外区老人的补贴机制。
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沈志强发问,养老护理员队伍不断壮大,但护理人员总体学历偏低,大专及以上仅占3%,持中级以上职业职能证书的只有8.7%,如何提升这支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市教委负责人表示,2021年开放大学专门开设了本科层次的养老服务专业,本市还推出了职工双元制学历教育的新机制,养老服务专业将成为其中推进的一个重点。
市人社局表示,本市不断完善养老护理员队伍的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总目标是让养老护理员“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有发展”。同时,加强养老护理员的技能培训和评价工作,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市参加养老护理人员的培训量是3.8万人。目前,本市已有7.6万名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护理员。养老护理员的薪酬等级体系也在完善。本市印发了《关于建立养老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导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在全国率先建立了6档23级的薪酬等级,并首次发布了2020年度养老护理员工资监测结果,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合理确定养老护理员的薪酬水平。
“这几年,很多老年人自发到周边城市进行候鸟式和常住式养老,请问政府部门在异地养老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陆晓栋问道。
市民政局表示,在推进异地养老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方面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比如两次发布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清单,累计发布异地养老机构71家、床位32051张。推动本市养老服务的相关待遇能够在长三角异地享受,即待遇跟人走。今年,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分两批联合推出符合条件的15家机构,试点本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养老机构长期护理保险费用延伸结算;同时也明确了养老服务补贴也可异地延伸结算。另外,全市16个区都已经和长三角的35个地市开展了异地养老签约合作。
关键词: 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