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地铁施工全流程电子化试点项目——南京地铁6号线工程栖霞山车辆段D.006.X-TA04标的在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招投标活动。这是南京首个在“智能开标大厅”4.0完成开标的项目,标志着中心“智能开标大厅”4.0正式启用。
“智能开标4.0” 实现各类项目“不见面”开标全覆盖
本次项目合同估算价17亿元人民币,共26家单位参与投标,投标单位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如果像过去一样,仍采用纸质文本、见面开标,意味着投标人需要携带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投标文件,奔赴几百乃至上千公里。
今年,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完善地铁施工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的同时,一步到位实现“不见面”开标。至此,该中心所有类别项目实现100%“不见面”开标,彻底告别传统的开标室。
近年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为民办实事,以电子化为基础,通过政策配套、技术升级、流程优化和环节材料精简,将“面对面”向“屏对屏”交易转变,实现市场主体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大力优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营商环境。
从“智能交易”迈向“智慧管理”,“智能开标4.0”功能超强大
“从最初简单的投标人不用到现场、到各方主体‘零跑动’,再到引入虚拟主持人,直至建立‘不见面’开标规范化标准,南京‘不见面交易’从原来的解决交易便利性问题,到越来越注重交易过程的合规性、公开化、透明化,从智能交易向智慧管理不断迈进。”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杨洋向记者介绍。
“智能开标4.0”的超强大功能主要包括:
一屏统览,全景展示。4.0全景展示当日所有开标项目、完整保存历史项目开标视频资料,解决了电子化交易过程难看清问题,提升了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覆盖面,为事后监管留下真实、全面的一手资料。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该系统的试运行在保交易上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全市开标情况“一屏统览”,实现交易的可管可控。
统一标准,智慧管理。为指导各方主体更好地进行“不见面”开标相关操作,交易中心制定了《“不见面”开标工作规范》,促进全市“不见面”开标活动标准统一、流程便捷、服务高效、监管有力。大厅具备多场景交互功能,实时查看投标人与主持人交互过程,及时干预、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实时统计各方主体在线参与情况,全程记录开标过程疑议,全面掌握见证、公证、监督各方履职情况,实现了开标全过程的智能管理,提高了开标活动整体的智能化管控水平。
效能分析,直观呈现。“不见面交易”到底给市场主体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效益?大厅通过大数据分析,动态展示“不见面交易”给市场主体带来的成本节约,如经测算,仅“不见面”开标一项,自2018年至今就为市场主体节约交通里程27545万公里,节约资金投标成本12946万元。
“智能开标4.0”为建设“数字政府”提供支撑
据了解,升级后的“智能开标大厅”4.0,正式嵌入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云平台,实现智能交易和智慧管理的“强强联合”。全新打造的“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云平台实现交易活动“一屏统览”,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向数据整合共享的跨越,为建设“数字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云平台主要由“数据中心”“一网通办”公共服务系统、“不见面交易”智能开标大厅系统、“数字见证”系统等若干系统构成,用“春夏秋冬”四大主题形象对应国办函〔2019〕41号文件确定的交易平台整合共享“应进必进、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基本原则。“智能开标大厅”4.0与电子化交易、营商环境、一网通办、跨区域交易、创新服务一起,共同构成热情似火的智慧云平台“夏季”板块,展示着中心智能交易、智慧监管、高效服务的显著成果。
智能开标大厅通过将分散的、单一的信息和数据汇聚起来,在反映南京市场开放度、营商环境的同时,为政府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提升本地企业竞争力、更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撑。
杨洋主任表示,该中心将以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为导向,牢牢把握“数字政府”建设脉动,紧跟“数字+公共资源交易”时代的步伐,围绕市场主体需求,不断升级“智能开标大厅”功能,进一步深化“阳光四季”一体化智慧云平台建设,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营商环境,为有效助力南京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宁政服 牛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缪礼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