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应征
据新华社报道,安徽“碳指数”服务8月下旬在全省统计部门企业联网直报平台上线,9月起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及时预警和提醒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一些行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仍然缺乏节能降碳意识。目前来看,很多企业都有节能降碳的空间,但是还没有被充分有效利用。安徽开展“碳指数”服务,是个有益尝试。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和国家绿色园区之一,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也很早就注重挖掘企业降碳潜力,通过资金引导、行政指导和技术辅导,在推动企业减污降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加强资金引导。企业实施碳减排,资金投入是最大的困难和障碍之一。地方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资金杠杆,撬动社会资金投入。例如,对企业开展碳减排行为进行奖补,在奖励措施的示范效应下,更多企业通过算成本账、生态环保账和社会责任账,有了更高的碳减排意愿。此外,可以拓展绿色金融渠道,加大对碳减排的融资支持力度。园区先后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引导资金、节能循环低碳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用于补助企业在污染物减排、节能降碳等方面的技术改造,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超5亿元,极大提高了企业减污降碳积极性。
加强行政指导。碳减排路径很多,不同企业认识也有差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行政指导力度。一方面,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典型,提升企业的认识和意识。另一方面,要善于将碳减排工作融入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做到润物细无声。2021年7月,园区表彰了一批“最美工厂”,在设立评价指标时,除了关注环境美、外在美,还着重关注了园区工厂的“低碳美”,比如,建筑是否节能环保,生产过程中有没有持续开展技术更新,是否实现了减污降碳和废物减量化、资源化。评选表彰的20家企业中,超过80%的企业开展了碳减排工作。
加强技术辅导。技术人员的缺乏也是很多企业开展碳减排的制约因素。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环境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缺失,环境管理工作往往由非专业人员兼职。针对这种情况,园区自2018年开始启动了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通过整合政府部门、示范企业、社会组织和技术单位的专业力量,成立技术帮扶小组,建立辅导机制,累计帮助200余家企业解决环境管理类、减污降碳类、风险隐患类问题1600余项,为企业开展降碳提供了技术支撑。
通过资金引导、行政指导和技术辅导,可以解决企业碳减排资金不足、意愿不足和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增强企业意识、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