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的不断深入,企业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办事儿的便利。
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作为全国政务服务的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和公共支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简称国家平台)上线运行两年以来,总枢纽作用日益突出,推动形成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全国“一盘棋”,也标志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简称全国一体化平台)初步建成。
全国一体化平台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认为,随着国家平台的上线运行,有力推动了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系统建设,“一网通办”能力显著增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成效超出预期。
“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证照服务、统一事项服务、统一好差评等‘七个统一’的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国家和地方、部门平台‘协同互联’的服务格局初步形成;‘一网通办’的服务态势逐步显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体验持续升级”,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吴志刚认为,全国一体化平台运行两年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
据了解,全国一体化平台由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国务院有关部门政务服务平台和各地区政务服务平台组成,是以国家平台为枢纽,联通各地区各部门平台,面向百姓企业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全国一体化平台的运行改善了政务服务整体格局,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大力推行功不可没。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杜小勇认为,“作为国家重要信息化基础设施,全国一体化平台是一个超级复杂的‘社会信息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件事,难度极大,两年运行表明,已找到了有效的建设道路,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
“‘跨省通办’、数字适老、核酸检测、疫苗接种查询等一系列满足群众需求的服务上线,真正将平台建设成效体现在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上”,腾讯云副总裁王景田说。
国家平台着力实现与地区、部门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支撑政务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全国一体化平台向纵深发展。
多位接受采访的地方政务服务部门的同志提到,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国家平台及时获取卫健、海关、民航、铁路等部门疫情防控相关数据,推动健康码全国互通互认,国家平台为当地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革介绍,依托国家平台,北京市建设了政务服务窗口、京津冀“一网通办”专区和京津冀区块链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京津冀电子证照系统,为“京津冀+雄安”四地提供高效服务。
“河南省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蓄势跃升的突破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我省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继军这样评价。
“国家平台给予安徽政务服务创新有力支撑,推进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高频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诚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做出重要部署,全国一体化平台目标明确、责任重大。
“标准化是政务服务推进的基础,规范化是政务服务业务开展的重点,便利化是政务服务推进的目标,这为全国一体化平台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益民认为。
下一步,围绕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将进一步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步伐,进一步强化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政务服务的总枢纽作用,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建立健全全国一体化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好差评”管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营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