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某些网络购物平台上与儿童节相关的盲盒种类颇多。从玩具手办文具贴纸,到零食考古音乐盒,可谓应有尽有。有消费者协会提醒家长,警惕“文具盲盒”引发孩子购买成瘾。
盲盒营销是一种市场现象,没有原罪。不过,因为盲盒具有某些神秘性、趣味性,容易激发消费者的猎奇、追逐和求全心理,很多成年消费者对其尚趋之若鹜,心智远未发育成熟的少年儿童更容易对其上瘾,甚至陷入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怪圈。特别是,有些文具盲盒、玩具盲盒、零食盲盒披着盲盒的外衣,暗藏的却是假冒伪劣商品、过期变质商品、瑕疵商品、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这些问题,有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反思,并拿出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应针对盲盒监管中的一些漏洞与盲区,健全完善有关盲盒营销的规则、标准,明确盲盒的包装、标识必须载明的事项,明确商家在广告活动中以及销售过程中的说明告知义务。有关部门不妨参照有奖销售的监管规则来完善有关盲盒营销的监管规则。比如,禁止在校园周边一定范围内销售盲盒文具、玩具、贴纸等商品,禁止一些食品以盲盒的形式出现,禁止商家在盲盒销售条款中出现“只换不退”或“不换不退”“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内容。
市场监管部门、消协等还应加强对盲盒市场的抽检和风险监测,以约谈、立案查处、曝光问题等方式倒逼企业、商家增强自律意识,守住底线,规范生产经营,将问题盲盒及时清理出市场,根据监管维权动态向消费者发布警示信息。
教育部门、学校、家庭应及时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认识盲盒营销的特点和规律,提醒他们注意盲盒消费的风险,培养健康、文明、理性的消费观,规避消费误区,摆脱盲盒沉迷。(李英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