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制造到日常生活,从“重体力”到“高精细”,都能找到相应的机器人为你服务。在刚刚开幕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一系列智能机器人产品惊艳亮相,展现出强大性能。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涌现出不少以机器人研发制造为主导的特色小镇。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有一个小镇的名字就叫“机器人”。这是国内第一个以“机器人”命名的小镇。
特种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走进萧山机器人小镇,仿佛来到一个机器人王国。这个几年前还是普通工业园区的镇子,如今吸引了几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连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总部也在此落户。传统工业小镇如何转身为高科技产业创新基地?又如何通过“智造”做强“数字经济”?近日,笔者来到萧山机器人小镇,一探究竟。
“脱掉湿棉衣,换上冲锋衣”,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机器人小镇应运而生
孔爱祥今年59岁,是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丰机电”)的董事长,也是萧山机器人小镇的老住户。1997年,他成立了这家汽车零配件制造公司,公司就位于如今的机器人小镇。只不过,当年,这里还是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普通工业园区。
孔爱祥记得,当年,园区内有不少像他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做的是零部件制造以及包装。作为老牌工业强区,传统制造业一直是萧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发展形势的变化,传统产业比重大反而成了萧山经济发展的短板,产业结构转型艰难,持续增长较为乏力,原本的领先优势逐步弱化,一些企业由于转型失败而破产。这些落后产能,就像穿在身上的“湿棉衣”:“不保暖不说,还是个沉重的负担。”
“脱下湿棉衣,换上冲锋衣。”当地这样形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萧山机器人小镇负责人陈笑说,2015年,国家提出智能制造,萧山作为制造业大区,正面临转型升级,于是提出了机器换人、机器人小镇的概念,2016年小镇列入省特色小镇培育期,2018年进入创建期,今年完成验收。
让机器人产业为当地制造业数字变革注入动力,这是小镇设立的初衷之一。“萧山机器人小镇,恰好在这段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给了当地传统制造业企业不少思路和便利。”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来刚说。
兆丰机电是萧山汽车零配件行业内率先通过机器换人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公司。2001年开始数字化,2014年机器换人,2018年建设数字大脑,2019年引进5G技术,2020年新一代智能工厂投用,今年谋划布局航天航空、地铁盾构等的轮毂轴承“卡脖子”技术……如今,兆丰机电人均年产值已从85万元提升到295万元。
“公司刚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造时,遭受了不少质疑,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就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一项,我们的投入就已经超过了5000万元。”孔爱祥感慨地说:“到如今,‘数智化’已然是制造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当年投入建设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新价值在3000万元/年以上,数据计算已成为重要的生产力。”
除了像兆丰机电这样的“原住民”,机器人小镇成立后,还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设施保障,吸引了一批外来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涵盖了智能制造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机器人本体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等领域,小镇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
国内机器人企业的巨头——杭州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2017年入驻小镇。“主要是看重小镇的产业集聚优势。在这里,一出门,就是下游企业;一聊天,就是头脑风暴。这帮我们减少了大量的时间、人员、运输成本。”杭州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浩宇这样说道。
颠覆现有的模式,做出“人无我有”的设备和产品
走进兆丰机电的车间,除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几乎看不到一个工人。走了很久,才在生产线尽头看到一名车间工人,不过,他并非在进行零件加工,而是在质检。
这名叫李新宇的质检员,曾经每天的工作是对流水线上的海量零部件进行抽样检查,凭借肉眼发现劣质品和生产线故障。不过,一些极其细小的产品缺陷,人眼是很难看出来的,这限制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如今,车间质检用上了5G技术,不仅可以把每个零部件都检查一遍,而且再小的缺陷也不会遗漏。
在兆丰机电的数字大脑中心,每一个生产车间的温度、湿度、实时产量,每一道工序的效率、能耗、合格率都直观地呈现在电子大屏上。大屏背后,连接的则是兆丰机电的“工厂大脑”。这个聪明的“大脑”会收集车间的生产数据,对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计算、重构,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数字化转型,兆丰机电已打造出名副其实的“无人工厂”。不过,兆丰机电的智慧转型,并非仅仅停留在“机器换人”的简单模式上,而是瞄准“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在自主创新上下功夫。
在兆丰机电如今的数字化生产线上,生产一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只需14.5秒。“目前,全球顶尖水平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最快需要12秒。我们这个速度,离世界一流企业的最短生产时间,只有2.5秒的距离。”兆丰机电第三厂厂长胡狄明说,除了生产节拍,在产品的精度上,兆丰机电均已赶上了该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
孔爱祥开玩笑说自己喜欢“折腾”:“越好越要‘折腾’。这些年来,我天天和技术团队探讨怎么走好智能化下一步,因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增强独立研发能力,兆丰机电组建了自己的研究院。近年来,公司新产品市场占比达到总体销售额的80%,其中有不少是国际领先的原始创新产品。
在萧山机器人小镇,兆丰机电不是通过“智造”转型跻身一流的独行者。
传动功能部件是机器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设备,也是杭州泰好和旺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好和旺)的主营产品。泰好和旺总经理屠灵华告诉笔者,2013年,他还只是一个从事五金设备零售的个体工商户,在萧山开了一家叫和旺五金的店。“以前,我从台湾进口传动机械设备来大陆卖。在长期贸易里,我产生了一个想法:通过研发,制造出国内自己的机器人传动功能部件。”
2015年,借着机器人小镇这个时机,屠灵华将和旺五金升级为公司。公司一成立,第一件事就是搞研发。凭借有科技含量的机器人传动部件和数项专利,公司实现了一年营业收入增长近5倍的奇迹。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将成为未来制造业的趋势,我们要做的就是颠覆现有的模式,做出‘人无我有’的设备和产品。”屠灵华指着车间的一台机器说:“这台机器从研发到生产用了2年多时间,现在1个人能管这样4台机器,自动化程度非常高。”
机器人小镇将是一个起点,在成熟后可辐射更多领域
“小镇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可以加速内循环的形成,为周边区域的企业技术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萧山机器人小镇负责人陈笑说。以杭州钱江机器人有限公司为例,落户至今,仅在小镇范围内,钱江机器人就已完成数千万元的营业额,即使受2020年疫情影响也保持了正增长。前不久,在小镇的牵线下,钱江机器人和泰好和旺又达成了新的合作。
为最大程度发挥小镇的集聚优势,小镇在政策、管理上都下足功夫。2016年底,萧山区政府梳理并确定了821项事项的办理并纳入“最多跑一次”的目录,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这项举措让企业入驻机器人小镇变得更高效便捷,免除后顾之忧。
除了政策优待,小镇也始终坚持着“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为企业排忧解难。徐芸介绍,小镇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位专人、一抓到底”机制,组织召开项目专题推进会,现场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相应配套解决方案,做好针对性服务。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去年,萧山机器人小镇主动走出国门,联合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共同筹建了国际机器人组织联盟IARA,这为入驻企业的国际化合作共赢拓宽了路径。“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是突围的重中之重。因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等都是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陈笑说,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攻坚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
正因为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像这样的种子企业越来越多。比如,杭州凯尔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个系列产品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杭州翼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迅翼系列高速并联机器人多项性能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成为少数几个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供应商名录的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机器人本体品牌。
为了让“数据驱动力”成为最大生产力,小镇也在随“数字经济”的思维而不断升级。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的关键支撑,目前,小镇正在进行5G建设。陈笑介绍:“建设完成后,小镇将成为浙江省首个具备5G网络传输能力的省级特色小镇。小镇的发展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在我们的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会更加多元化,甚至走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来刚说,作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的重要载体,萧山机器人小镇将是一个起点,在成熟后可辐射更多领域。(通讯员 王银秀 严泽玮 凌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