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作为较早发展全域旅游的省份,始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走出了一条政府市场齐发力、共同探索全域化发展的道路。立足新发展阶段,浙江将以“绣花”功夫,开展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更好地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旅游获得感与幸福感,从而推动浙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全面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浙江日报》特别推出“微改造、精提升”专栏,持续关注各地进程,不断挖掘亮点经验,一同营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微改造、精提升”引领旅游优质发展实现新的跃升
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如今的浙江,以莲都古堰画乡、宁海葛家村为代表的一批“微改造”试点,正以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工匠精神开展“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在精雕细琢中传承文明、延续文化,焕发出创新、创意和创业的时代活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打造更美丽的环境,塑造更美好的记忆,营造更美满的生活。
去年11月,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古堰画乡调研时首次提出了开展全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微改造、精提升”作为推动旅游现代化经济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写入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等6部门联合推出了《浙江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微改造、精提升”开始在全省各地火热推进。接下去,全省还将推出2个试点市、20余个试点县和一批“单项试点”。
为什么我们需要对“微改造、精提升”高看一眼?
实施“微改造、精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就是对“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切实回应。
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浙江经济腾飞的四十年,也是浙江旅游业高速发展、快速扩张的四十年,时至今日,浙江基本解决了旅游数量的供需平衡。但立足大众旅游和全面旅游新时代,当下浙江旅游粗放式开发和同质化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旅游品质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旅游的定位和要求。“微改造、精提升”就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从体验、设施、环境、服务、运营五个领域,实施“五精”工程,全面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当下旅游业正从单一旅游转向多元体验的阶段,游客更希望在出行过程中体会不一样的文化、领略不一样的风情,因此“微改造、精提升”聚焦文化、艺术、科技、体育、工业等新元素,从山山水水的传统旅游资源开发,迈向打造更多美好时尚的新生活场景,为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动能和无限可能。
浙江,绿意摇荡,一幅诗画浙江,连起都市、城镇和乡村,见证了浙江人民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但也有一些群众批评:远看像幅画,近看不像话。当下,作为扮靓浙江“颜值”的关键产业,部分旅游体验、设施、环境、运营等都存在不少细节方面的粗陋和服务方面的缺失,需要在品质品位上精心谋划、精雕细琢、精诚运营。以“微改造、精提升”全面加快浙江旅游高质量发展,既是补齐短板、做强长板的关键之举,也是打造样板、成为标板的创新之策。
那么,到底什么是“微改造、精提升”?
这是一篇关于“美丽”的文章。擦亮环境原色,实现路边、山边、水边绿化、洁化、美化,让群众可“席地而坐”,可“悦心而游”;守护历史底色,古镇、古桥、古树、古塔……以历史文化为脉络,振兴千年古城;擦亮景点成色,凸显当地特色,打造一个个辨识程度高、文化特色明、主题形象佳景观节点。
这是一篇关于“温度”的文章。让服务更有个性、更有温度,开展“微笑服务”专项行动,涌现出一批热心热情、广受游客喜爱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让服务更有标准、更有尺度,以人为本,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广标准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服务更有新意、更有态度,创新服务模式,一片洁净待宾客、一杯清茶敬宾客、一则故事暖宾客、一桌好菜宴宾客,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这是一篇关于“智慧”的文章。预约管理、客流引导、线路设置、线上导游、AI客服等,很多旅游问题开始向数字化要答案;景区专业化、连锁化运营,从“旅游运营智库”到“乡村旅游运营团队”再到“乡村旅游带头人”,越来越多新的概念在田野乡间涌现。
“微改造、精提升”是一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大好事、大实事,期待形成更多共识,凝聚更大力量,一起努力打造全球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朱言 陈植 杨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