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医生队伍后继无人现象引起各方重视。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列入2021年重点工作。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目前我国村医群体仍面临待遇低、保障差、风险高、任务重等困境。
乡村医生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遍及乡村地区的卫生室给村民就医提供了极大便利,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也构成了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村卫生室共接诊16亿人次。与庞大的就诊需求形成对比,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乡村医生79.2万人,正在以平均每年5万人的速度减少。虽然报道中的个案无法涵盖全部村医境况,但从整体数据来看,村医职业吸引力持续走低是不争事实。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保障合理收入、建立健全养老和退出政策、改善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规范开展岗位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应当说,《意见》确实切中了要害,当下一些乡村医生反映的问题依旧集中于此。以收入为例,《意见》要求各地综合考虑实际情况,采取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设立一般诊疗费、给予定额补助等方式,落实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然而,有些地区的补助和诊疗费“时有时无”,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要达到考核标准并不容易。
村医队伍萎缩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没有严格落实政策。这或许与地方财政紧张等客观因素有关,但也体现出对村医及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不足。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比如受制于“半农半医”的身份,村医一度无法按照职工标准缴纳社保,发生医疗纠纷时只能自行赔偿。国家为此专门提出引导符合条件的村医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整体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等解决方案。可是时至今日,村医养老与医疗责任保障在很多地区仍是“老大难”。据报道,我国有养老保险的村医仅约26%,每月养老金在100元—500元的占比最多。
其次是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多些必要的正面引导,减少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说要提高村医专业水平,但很多地区在招聘和待遇上对有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不作区分,导致医学生倾向于应聘待遇更有保障的医院。也有村医因为超过35岁而无法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除了诊疗,村医还要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宣传教育等工作。把繁杂的事务性工作都推给村医,要求又经常变化,无疑会使村医分身乏术。
有人曾将乡村医生比作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网底”。网底一旦破裂,后果可想而知。保障村医权益,让村医群体重拾职业认同感,不断壮大村医队伍,还需各级政府直面问题,拿出更多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