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院长论坛在武汉举办。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加快构建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体系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
创新驱动抢占下一代医疗技术高地
公立医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表示,应加强自身研究平台的建设,推进效益、质量和安全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同时加强信息化医院建设,进一步推动就医流程优化,借助人工智能和智慧管理系统等,抢占下一代医疗技术高地。此外,可以采取组建专科联盟等方式,促进区域内兄弟医院人才和技术的提升,从而提高公立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乔杰提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解决医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医融合创新的新生态,推进“健康中国”。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称,新冠疫情对医院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医疗卫生发展新格局迫在眉睫。他认为,医院发展要实现自身能力提升,需要融合创新,“这不仅是发展手段,更是发展战略”。
“医院一直倡导科技创新、服务大众、培训新人、引领未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建安在视频连线中介绍,去年年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向国家卫健委提交了一份报告,希望打造世界一流医院,“我们坚持的创新驱动,就是按照打造世界一流医院的标准来驱动的”。
“创新驱动需要建立比较大的基础研究队伍,我们鼓励临床医生有爱好做基础研究”,王建安说,传统公立医院要靠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医护人员从事科研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通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方式,鼓励创新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
“推动产学研医结合”成为院长共识
“践行开拓创新精神,产学研医结合,推进精准诊疗攻关和高水平医疗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产学研医融合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要瞄准原创性、引领性医学创新方向,建设高水平有全国影响力的临床研究与医学转化平台,推动相关创新的产业转化,最终带动医疗服务水平和创新水平的提升。他认为,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系创新,“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有更多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医学创新成果,更多医学梦想将会清晰地走进现实。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介绍,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启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这也被称为医院“国考”,瑞金医院名列前茅。
他在介绍瑞金医院的成功做法时提到,近年来,医院通过大数据、AI技术、5G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打造智慧医院。该院已落地开展了刷脸就诊、语音机器人预问诊、实景院内导航、机器人床边结算、床边智能服务、语音机器人健康随访等58项新型便捷就医服务功能,全面覆盖诊前、诊中、诊后,解决了传统就医过程中繁琐、耗时和不人性化的痛点。
“无论是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还是打造‘顶天立地’的医疗服务新格局,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在论坛致辞提到,“科技创新”一词在“十四五”规划蓝图中占有核心地位,成为贯穿“健康中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等核心板块的战略支撑。
疫后医院建设应着眼于“医防协同”
“医防协同,是疫后医疗卫生体系最大的变化。”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附属同济医院党委书记王伟在论坛上介绍了“同济实践”。
“过去的医疗卫生体系以疾病诊治为主,疫情后更加重视疾病预防,国家开始从基础建设、体制机制及管理方式上查不足、补短板,筑牢公共卫生防线。”王伟介绍,去年4月,国家卫健委下文,决定以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以提高新发突发传染病处置能力,强化科研攻关力量,培养骨干人才梯队,全面提升我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这也是我国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级医学中心,预计在3-5年内完成规划建设。
王伟介绍,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采取平战结合应急管理模式,平时,中心办公室协调首席专家团队,开展医教研相关工作;战时,中心需主动预警、快速响应,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保证救治平台正常运营。
记者刘晨玮 唐智峰 武叶 徐锦博 刘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