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吃剩的东西都是厨余垃圾?如何减轻极易脏臭的厨余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如何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助力广州“城市小菜园”工作?3月27日,十多名广州市民通过羊城晚报与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主办的“广州垃圾分类观察体验团”,走进天河商圈重要综合商业体太古汇,体验一趟生活垃圾精细化管理之旅。
边品美食边学分类
在太古汇3楼的新元素餐厅,参团市民品尝到融合中西风格的各类美食。用餐完毕,工作人员向市民分发蓝色可回收物、绿色厨余垃圾、灰色其他垃圾、红色有害垃圾四款垃圾袋,请市民将餐后垃圾分类投放。
记者现场所见,一顿午饭让市民的餐桌产生了以鸡骨头、贝壳为主的餐饮垃圾,但大家对这些餐饮垃圾是否都是厨余垃圾提出疑问;也有一些市民对内部裹着茶渣外部包着纸的茶包属于什么垃圾产生疑惑。现场工作人员拿出手机,向大家介绍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参与研发的微信小程序“垃圾分类羊城通”。通过查询,市民发现鸡骨等小骨头为厨余垃圾,一些未切碎的大骨头则是其他垃圾;虾壳蟹壳等软水产壳是厨余垃圾,贝类水产的硬壳是其他垃圾;茶包整体可视为其他垃圾,但里面的茶渣可以破袋归入厨余垃圾。
“原来可以这么方便了解垃圾的具体分类。”一顿午饭,让不少市民掌握了在广州便捷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
垃圾地下变废为宝
分好类的垃圾会去什么地方?用餐完毕并将垃圾分好类的参团市民,被引导到太古汇负4层中央环卫房。太古汇每天产出的生活垃圾,都要在这里预处理后与环卫部门对接。
太古汇物管负责人杨先生带参团市民来到环卫房厨余垃圾处理区的冷库。经分类收集而来的厨余垃圾,不少会放到冷库暂存,减缓脏臭扰民。
“我们每天大约产出30多桶厨余垃圾,目前大部分还是要靠环卫部门外运处理。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也在探索能不能就地处理。”杨先生把参团市民带到一台厨余垃圾处理机旁。据悉,该处理机2016年起在此设置,具备将1吨厨余垃圾制成300公斤有机肥的能力,让部分厨余垃圾实现就地减量。
楼顶暗藏小小菜园
负4层的预处理,并不是生活垃圾的“终点站”。由厨余垃圾制成的有机肥,被运回太古汇3楼的楼顶范围。参团市民发现,太古汇3楼楼顶藏着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小菜园。
“2018年起,我们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团队的指导下,邀请商户和商场会员参与种菜。”物管负责人杨先生介绍,这一做法让太古汇厨余垃圾处理机产出的有机肥有了最终出路。透过智能管理设备,菜园温湿度等数据可即时监测,管理设备还能因此自动判断洒水和施肥的时机,让传统的农耕种植多了科技含量。菜园蔬菜的种植期一般是一个月,到了收成的时候太古汇还邀请厨师花艺师等工匠到场,向商户和商场会员介绍生鲜蔬果的吃法和花束裁插技艺。通过菜园,太古汇向商户和商场会员传播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生态循环等理念。
体验团将持续举办
一轮体验下来,参团市民领略到太古汇精细化管理生活垃圾的经验,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市民就推进广州垃圾分类建言献策。
“应鼓励更多场所,设置这种生活垃圾处理空间。”参与体验团的吴丽珠为广州市黄埔区政协委员,平日常为该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而建言献策。她为太古汇负4层中央环卫房的设计点赞,并希望更多好的经验能够复制推广。
据悉,“广州垃圾分类观察体验团”将持续举办,更多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将通过体验团向公众介绍。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徐振天 实习生 金瑜 刘灏文 通讯员 成广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