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牛头”VS中国“小鹿头”,推特上这图火了
时间:2021年03月10日 07:39:48 中财网 |
一组中国两会鄂伦春族代表“小鹿头”和美国国会骚乱“牛头萨满”的对比图,近日在推特上引起关注。
3月8日,华裔推特用户Carl Zha将两个“动物头”对比图发在推特,配文写道:“国会(代表大会)版:美国VS中国。”这条推特获赞上千,一些get不到点的外国网友好奇,这个“小鹿头”背后是啥故事?
了解到这顶帽子是鄂伦春族人的传统服饰之后,很多网民直言不讳地说,左边是名锒铛入狱的“暴徒”,而右边是认真开会的人大代表。还有人引申到近期西方部分政客和媒体对中国的“种族灭绝”虚假指控,并反过来批评说,美国对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才是“种族灭绝”。
近期,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世界也将目光转向东方。除了经济增长和“十四五规划”等关键议题外,一顶“小鹿头”的帽子,成为网友关注的亮点之一。
3月6日,一名推特用户就注意到了这件事,并发推询问说:“有人能认出这位代表的民族吗?”评论中,不少用户给他科普道,这是鄂伦春族,而这顶帽子是他们“美丽的民族服饰”。
3月8日,长期在推特上反驳西方抹黑中国的华裔用户Carl Zha的一张对比图,则引起推特上的又一阵热烈讨论。
画面左边,就是今年1月美国国会骚乱中,头戴牛角帽,脸涂红白蓝三色颜料,赤裸上身的“牛头萨满”雅各布·钱斯利(Jacob Chansley)。美国警方将钱斯利列入通缉名单之首后,他也锒铛入狱。被控多项重罪后,钱斯利至今仍身处高墙之内。
国会骚乱中出尽风头的“牛头萨满” 澎湃影像
画面右边,则是光荣的人大代表代喜院,他是内蒙古鄂伦春族自治旗的人大常委会主任。3月5日下午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上,他头戴“小鹿帽”认真做笔记的场景,格外引起注意。
两人的装束,也有着本质的不同。钱斯利自称信仰“新萨满教”,还是一名“匿名者Q”阴谋论者,穿着奇装异服参与国会骚乱。而代喜院介绍说,自己所戴帽子叫叫密塔哈,是用狍子的整个头部,去掉骨肉之后,保留毛、角、耳朵、鼻子和嘴,制作而成的。现在,狍子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捕猎,所以这种帽子现在已经不能再继续制作了,也已经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这不妨碍义乌小商品市场出高仿产品。
简单的两张照片对比,引来推特网友的“吐槽”。“与美国不同,在具有包容性的中国立法机构内,‘鹿角帽’是受欢迎的。”
“美国国会:‘少数民族暴徒’,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主人’。”
有网友一阵见血:“一个是一个白人男孩,穿着土著服装,让自己看起来更‘逼真’。另一个则是自己人民的代表,穿着他自己(民族)真正的装束。”
还有网友引申到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对中国“种族灭绝”的虚假指控:“有意思,他(鄂伦春代表)看起来和北美原住民很像(但他们才是真正被种族灭绝的人群)。”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不怕被欺负,汉族人尊重他们,并与他们合作。”
对比图又传回中国社交媒体后......
正如这些评论所言,鄂伦春族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不仅保留了本土文化,生活质量也蒸蒸日上。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后一支狩猎民族”。新中国成立初期,鄂伦春族人口只有一千余人,近几十年人口增长较快,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为8196人。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
新中国成立50年来,鄂伦春族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1年至1958年,鄂伦春族从游猎实现了全部定居。这是鄂伦春民族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
1958年到1988年,鄂伦春族经济实现了从单一的狩猎生产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这是鄂伦春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1988年到1997年,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鄂伦春自治旗1996年实行禁猎,鄂伦春民族彻底告别传统的狩猎生产,这是鄂伦春民族第三次历史性的跨越。
2018年后,精准扶贫政策的引领下,鄂伦春族所在的旗县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这支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岭中的狩猎民族,正一步一个脚印赶上现代化的快车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8日也在推特发了“小鹿头”:“每年,全国各少数民族代表(占全国代表总数13%以上)都身着传统民族服装,自豪地参加两会。想知道在那些抹黑中国的国家国会上,有人看过如此多的民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