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聚会、聚餐等要多注意。由于中午没时间管、学校又没食堂,一些上班族会选择校外午托班保障孩子吃饭、午休。藏匿在街头巷尾的一张张“小饭桌”成了不少孩子放学后的主要去处。但据媒体报道,由于无证无照、行业鱼龙混杂、食品安全风险高等,校外“小饭桌”潜藏着大隐患。
“小饭桌”指校外为中小学生提供餐饮服务、休息、写作业的场所,多开办在离学校较近的居民楼内。近年来,随着城市民众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再加上路程远、午休时间短等原因,以提供午饭午休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校外“小饭桌”作为一种新生服务行业,在各地迅速盛行起来。
从一定意义上说,“小饭桌”的出现便利了孩子们的就餐和休息,为那些没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减轻了不少负担。然而,就目前而言,“小饭桌”服务大多处于“无政府状态”,存在“小、隐、散”的问题,即规模小、较隐蔽、布局分散,卫生条件差、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膳食营养不均衡、无证经营等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实,每年中小学开学初,教育部门和学校都会强调校外“小饭桌”的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但因为学生家长有切实需要,“小饭桌”屡禁不止。特别是由于“小饭桌”目前还属于“新生事物”,对其监管涉及市场监管、消防、教育、等多个部门,没有相关法律依据和相关部门明确规定“谁来管”“怎样管”等问题,即便是检查,也是“九龙治水式”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监护责任不明确,致使“小饭桌”监管成真空。
据报道,此前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场品监管局对全市学生“小饭桌”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对未经备案仍从事学生“小饭桌”食品经营活动的予以查处取缔。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有助于从源头上杜绝“小饭桌”食品安全问题。
不过,要让“小饭桌”成为孩子及家长的“放心桌”,仅靠备案管理还不够,还需要规范化管理及常态化监管发力。一方面,国家或地方要尽快出台行业规范,建立准入经营制度,通过制定行业管理规范,设置市场准入条件,加强规范管理。对“小饭桌”布局设置、设施配置、基本卫生、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做出具体明确规定,使“小饭桌”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
另一方面,要遵循“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的原则,由市场监管、卫健、教育、公安消防等主要部门在明确责任分工的前提下,联手协作,加强管理。同时,建立“小饭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将分散监督和管理的力量整合起来,强化“立体式”政府监督,进一步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共同对“小饭桌”实行“大管理”。另外,政府还应督促落实监管责任,只有把政策和规定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监察体系和监督管理平台,让全社会都参与到监督队伍中来。
除了强化监管责任外,政府还应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设社区公共服务托管模式,充分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政府面向专业非营利组织购买“小饭桌”服务,服务社区内的中小学生。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校内小饭桌,从统一餐饮结构、统一营养配置、开展卫生防疫、开展安全教育、统一教育辅导的角度,解决学生的现实需求。
(作者:廖海金,系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市场监管局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