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个多月的防控,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情况正逐步好转,但对于每一个受到疫情影响的人来说,“无事不出门”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除了上班族外,学生、中老年人等多数人仍需“宅”在家里。
虽然“宅”在家里,但“网购”却让百姓生活基本保持着正常的运转节奏。不论是水果生鲜还是日常用品,不论是医疗用品还是各类外卖,只要动动手机下个单,就会有辛勤的快递小哥将其送到你面前。
网购的便捷源自快递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百姓新开门七件事”之一,快递物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链接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的重要作用。历经此次疫情的考验,快递业从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将为提升智能城市管理水平打下坚实的根基。
1.增势迅猛,线上消费推动快递业升级
一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让不少百姓停下了外出消费的步伐,而既可以满足居民生活所需又能降低人员聚集风险的网购则愈加火热。医疗用品、粮油蔬果、定制商品,餐饮外卖等,都成为近期网购的主打产品。
“我每天要设两个闹钟,为的就是能在不同生鲜电商平台上抢到当天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北京“90后”王放成为疫情期间家里网上买菜的主力。因为电商平台配送人员有限,所以常常是“手慢则无”。“每晚10点抢盒马鲜生,零点抢天猫超市,为了能抢到喜欢的菜,我还做了份备忘录,分别列出各家平台的开放时间和菜价”。
王放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减少了出门次数,盒马鲜生、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线上快消类、生鲜类配送服务成了家里必不可少的“菜篮子”。“这些平台里的东西多而且很新鲜,价格也合理。”王放说。
如果说网购曾经是年轻人的“专利”的话,此次疫情防控期间,越来越多的“50后”“60后”也在线上购物这件事上尝了鲜。为了减少出门频率,河南省郑州市朱先生手把手教会了妈妈在线上买菜。现如今,朱妈妈和她身边的几位“60后”闺蜜都成了家中的买菜能手,原本用来安排聚会、出游、联络感情的微信群,如今成了几户家庭的“生鲜情报群”。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各生鲜电商App迎来销售额井喷:京东到家销售额同比增长470%,每日优鲜销售额同比增长321%,盒马鲜生日均蔬菜供应量是平常的6倍。
电商平台销售火热的同时,线下商超“触网”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商场与购物中心借助微信平台推送店铺信息给消费者。北京菜百首饰广安门菜市口总店首试直播卖首饰,售货员一秒变主播;上海长风大悦城、龙湖上海虹桥天街等购物中心联手入驻品牌商户,消费者可通过扫描微信二维码直接线上购买产品,商场无接触配送;天虹百货、新世界百货等全国连锁商超,消费者还可通过其App或微信小程序享受线上服务。
在线消费方便了消费者,那是因为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快递业的快速发展。除了每天网上下单,去小区门口取快递也成为居家生活的必选项。线上商品销售的增长,离不开快递行业的支持。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31.6%,服务质量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数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0.1%和8.1%,发展韧性十足。
“截至3月5日,快递业复工人员近300万人,复工率达90.2%,日处理快件量1.6亿件以上,复产率超过80%。”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表示,疫情防控期间,多家快递企业纷纷通过蔬菜专线、生鲜绿色通道、平价菜直配等寄递新模式,有效缓解了农产品滞销与城市农产品供给不足双重难题,大到成千上万吨的应急物资运输,小到百姓餐桌的一饭一果一蔬,快递业都发挥了积极的抗疫情、保民生底盘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服贸所博士高宝华表示,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不少居民仍需要居家生活、办公。在此背景下,网购无疑成为百姓更加青睐的购物方式,这也客观上带来快递业的飞速发展和服务升级。
“通过此次疫情可以看出,在不远的未来,消费领域线上线下全渠道触达、落地宅配等服务将成为消费型企业的重要比拼内容。疫情过后,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将会是助力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利器,通过数字化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创新会成为全行业变革、升级的推动力。”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表示。
2.派送受阻,“最后一百米”如何解决
然而,在带给居民便利的同时,比“最后一公里”更近一步的快递派送“最后一百米”却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3月7日上午,接到京东快递小哥的电话,家住北京市西城区朗琴园小区的刘先生推着折叠购物车,慌忙赶往小区门口领取自己的生鲜食材和快递包裹。
“不着急不行啊,疫情期间快递小哥不允许进小区,每天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小区门口收发包裹,如果没赶上快递小哥的派送时间,就得等第二天才能取了。”通过聊天记者得知,刘先生目前要在家办公,做饭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别的快递晚一天也没什么,但是像蔬菜、肉和鸡蛋等食材取晚了不仅不新鲜,而且直接决定了全家人晚上吃什么。”刘先生说。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由于不少小区都实行外来人员防疫管制,那些原本可以上门派送的快递或外卖现在只能像摆地摊一样在小区门外等待。收到短信前往领取的住户则如同潮水般涌向小区门口,取个快递也变得热闹起来。
“其实我们也很为难,小区不让进,我们只能在门外等,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扎堆取件还存在传染风险。”京东小哥程志俊说,希望小区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在采取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为快递小哥打开方便之门。
针对这个问题,刘君回应说,最近确实有不少地区的快递服务一度面临进门难的现实问题,但目前这个问题已在逐步解决,有超过一半的省份出台政策,允许快递员在测量体温正常后可以进入小区进行投递服务。
在上海浦东新区,快递员提供个人信息、企业提供隔离证明和承诺书后发放出入证;在浙江杭州,快递员凭“城市生活绿色通道”标识、杭州健康码绿码可进入小区;在湖南长沙,快递员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并登记后,可进入小区投递快件……
“不可否认,也有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地方,防控措施还是比较严格的,快递员无法进入小区,快递包裹‘摆地摊’的情况仍然存在。”刘君表示,在这些地区,不少小区物业也在提供一些必要的措施,例如提供一些货架,为快递企业提供投送方便,避免“摆地摊”现象的发生。
据悉,新冠病毒通过快递包裹传播的风险很低,禁止快递员进小区,不仅造成快递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收件人的接触频次,风险更高。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大部分小区都采取保护措施而影响了配送效率,但随着快递人员的复工和企业的积极应对,快递配送的“最后一百米”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3.放眼未来,智慧物流呼之欲出
在常规的物流配送外,疫情期间,一些全新的“智慧”物流配送方法借助其无接触式的配送优势,不仅为疫情防控增添了一双翅膀,也为未来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样本。
2月12日,一架顺丰速运的无人机从顺丰速运湖北区将军路点部起飞,仅7分钟后便成功降落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将3.3公斤的医疗和防疫物资送到了医护人员手中。据悉,此次参与物资投放的无人机为顺丰方舟无人机,其任务荷载可达10公斤,航程可达18公里。
“无人机配送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道路限行和小区封闭等因素的影响,节省配送时间,将紧急物资在最短的时间送达指定地点;另一方面,无人机的配送还可以避免配送人员与医务人员的面对面接触,避免交叉感染。”顺丰速运湖北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顺丰无人机,京东的配送机器人同样成为武汉街头一道特殊风景线。2月6日,在武汉市青山区吉林街上,由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配送机器人从京东物流仁和站出发,沿着街道一路前行,灵巧地躲避着车辆和行人,穿过建设二路路口,顺利将医疗物资送到了武汉第九医院。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智能配送机器人的规模扩大,后期这些特殊的“逆行者”将为更多武汉医院提供必要的物资配送。同时,对于已隔离的医院、小区如有需求,京东物流也将考虑通过配送机器人来提供园区内的物资运输与配送,让物流科技成为抗击疫情的一支奇兵。
如果说在疫情防控中,智慧物流为百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服务,那么在复工复产工作中,智慧物流则为企业搭建起了运输的桥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这些智能物流企业多年编织的开放网络,不仅避免了疫情期间物流行业的全国性瘫痪,维持了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还在复工复产中发挥着‘经济大动脉’的输送功能,为经济社会快速复苏提供了保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指出,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一些骨干物流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开创出一些无接触式的新配送模式。可以看到,智慧物流不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场景下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物流业整体提质增效也具有深远影响。
“不可否认,目前智能物流的基础设施体系还不完善,5G基站等高速通信网络的建设还未成熟。”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城市物流规划研究院首席专家蒋飞表示,但京东物流、顺丰速运、菜鸟联盟、苏宁物流等头部企业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布局已在疫情“大考”中展示了相应的价值。
“从长远来看,邮件快件智能末端服务设施是发展的大趋势,国家邮政局将推动出台一些具体措施,积极推动将邮件快件智能末端设施、末端公共服务站纳入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鼓励支持各方面力量加大智能末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建设集约共享的末端公共服务场所可以有效地组织和统筹利用末端服务资源,加快补齐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的短板。”刘君表示。
(本报记者 訾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