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速读:30分钟一桌菜、人人轻松当大厨 预制菜是你的健康之选吗?

2022-10-08 15:31:46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随便打开一个电商App,输入预制菜或者方便菜、快手菜,就会弹出大量菜品信息:鱼香肉丝、梅菜扣肉、孜然羊排、蔬菜春卷……一张张诱人的图片,标价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链接下“10万+”条的评论,不同品牌的网页一个接一个,仿佛一夜之间,预制菜已成为众多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常备品。


(相关资料图)

预制菜是方便,但享受便捷的同时,它能否集美味与健康于一身?能否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高需求?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好不好吃,尝尝才知道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介绍:“预制菜产品分成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即食类是开封后可直接食用的产品。即热类是经过烹调处理已经是熟或半熟状态,经过简单复热即可食用的产品。即烹类是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过程,进行烹调后可食用的产品。即配类是经过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马上就可以配到菜肴当中使用的产品。”

预制菜到底好不好吃,或许只有亲自尝一尝才知道。每个人口味偏好不一样,即使对同一道菜的评价也褒贬不一。以某品牌的小酥肉为例,有人说“外面的红薯粉吃起来有嚼劲,里边的肉鲜香美味”,也有人说“包粉厚,肉腥气,花椒居然是整颗的”。

实际体验后能尝出,预制菜和家庭烹饪菜的味道不太一样。为什么预制菜能做出家庭烹饪做不出的味道?范志红解释道,预制菜的研发过程有厨师参与,丰富的调料成就了预制菜的丰富口味。预制菜的一道菜里可能有七八种甚至更多香辛料,比如豆蔻、百里香、迷迭香、罗勒等,一般平时在家炒菜是不用这么多调料的。但专家特别指出,预制菜口味的丰富程度和添加剂不完全相关,因为很多香辛料都是天然的,虽然鱼露、酱油等调料里有添加剂,但是家庭烹饪也会用到。

预制菜与餐厅里现制现卖的也有区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生产过程、冷冻技术以及复热手法等多方因素都会影响预制菜的口感。有机构对不同厂家的50多种产品,从香气、口感、烹饪前后对比等方面进行了感官测评,结果显示,在不同菜品口味还原度不同的情况下,肉菜的口味还原度高于鱼虾类,水煮类产品口味还原度高于油炸类。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春晖看来,厨师现制现卖的产品和工业化产品之间存在品质方面的差距,这提示,预制菜肴加工过程实现工业化同效转换还有几个关键技术需要攻克。第一个是“锅气”问题。“锅气”指食材通过热反应产生香味,工业化需要对风味形成过程进行解析并还原;第二个是速冻锁鲜技术。目前辣椒、青笋等根茎类的蔬菜产品能实现保绿保形,但一些绿叶菜的保绿保形技术还需要突破;第三个是复热手法。按照产品说明制作,做的比较好的预制菜品质复原度能达到80%~90%。

“盐多油大”也是消费者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对此,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杨晓光指出,这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是要满足需求的,盐多油大的口味往往更能吸引消费者,企业如果生产少油少盐的销量就低,挣不到钱。所以最重要的是培育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范志红也提醒,一天的饭菜是由多种食物构成的,一种食物不能决定膳食质量的。即食即热类预制菜蔬菜少、盐多油大之类的问题,可以通过搭配少油少盐的食物来解决。

营养素有所流失,但不代表没营养

预制菜里还有营养素吗?吃预制菜健康吗?这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话题。

在北京工作的王晨就经常吃预制菜,她担心二次加热以及冷冻冷藏的过程可能会造成营养素流失,其中的添加剂也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预制菜经过热加工处理后,流失的营养素主要是蔬菜中的维生素和少量的矿物质,膳食纤维没有很大损失。肉类产品只要是新鲜的、品质好的,加热后蛋白质流失也并不多。”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许英霞说。

“其实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工厂加工,都会造成营养素的流失。比如加热会让维生素C流失,炒菜的话一般维生素C会流失20%~30%甚至更少,如果炖得很烂损失就会超过一半。油炸、打碎会有氧化损失,蔬菜的细胞被破坏,空气直接跟细胞内的营养素接触,会造成胡萝卜素、花青素等流失。”范志红介绍,理论上说,和用优质新鲜天然食材现场合理制作并马上食用的食物相比,做好之后室温储存或者冷冻几个月的食物,营养价值会有一定下降。而做好之后再经过一次加热,应当比一次加热会造成更多营养素损失。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范志红告诉记者:“如果做得好,预制菜也可以有较高的营养保存率;如果做不好,即便现场加工,也会造成营养素较高的损失率。”

“预加工过的食材,也不一定就不具备营养价值。”范志红解释道,各国研究数据证明,合理冷冻保存的食材,仍能保存其中绝大部分的营养素。故而欧美的膳食指南中,把冷冻蔬菜和新鲜蔬菜归为一类,同样鼓励消费者食用。

比如冷冻的嫩豌豆、嫩豆角、胡萝卜、甜玉米粒等等,已经成为日常烹调原料的一部分,家庭、餐馆、食堂都在使用。罐头番茄、罐头蘑菇、罐头玉米笋等食材,也经常在各种餐馆菜肴中出现。“那些已经处理好了、开袋就能下锅的速冻肉丝、鱼片、虾仁等,也不比自己买冻鱼冻肉再回家烹调的营养素损失更大。”范志红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人们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显然,这在只吃预制菜的情况下很难实现。

为此,范志红建议,“在吃预制菜的同时自己搭配蔬菜,没有烹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生吃西红柿、生菜、黄瓜等。在家还可借助简单的烹饪工具蒸制南瓜、青菜等,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吃上新鲜蔬菜。”

“预制菜通过杀菌灭菌的方式来保存。用复合膜铝袋包装预制菜,里边的细菌已被杀死,外边的细菌进不去,没有微生物就不会腐败,因此不需要公众担心。但具体到每一种产品是否安全,这就要看它的食材质量是否稳定、生产管理是否严格、工艺参数是否合理了。”范志红介绍,就像我们在餐馆现场点菜,也没法确定是否足够安全,而要看店里的原材料品质好不好,店家对后厨卫生的管理是否严格,厨师的操作是否到位。

人们可能还有一个担忧,预制菜和剩菜一样,也会被长时间存放,会产生致癌物吗?范志红说:“亚硝酸盐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新鲜绿叶蔬菜里的亚硝酸盐低到每公斤几个毫克,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不合理的存放过程中,植物体内的硝酸还原酶会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烹饪过程会灭掉植物里的酶,但部分微生物也会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以和胃里的蛋白质分解产物合成致癌物亚硝胺。所以,食物腐败也好,亚硝酸盐过多也好,主要都是微生物惹的祸。所以在食品加工中,头等大事就是与细菌作斗争。杀菌处理加上密封包装,可以使菜品内部的微生物被杀死,外面的微生物又进不来。只要微生物不超标,预制菜并不会在存放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吃之前打开包加热一下,虽然空气、餐具中也含有少量细菌,但还没等细菌过度增殖,没等它产生亚硝酸盐,菜就吃进肚子里了,因此不必担心亚硝酸盐问题。”

便捷是核心竞争力,选择与否依生活场景而定

自己做饭,不仅需要做饭场地和各种炊具,还需要准备粮油米面、肉禽蛋奶等食材,洗切炖炒一番操作下来,动辄就要一两个小时。预制菜的便捷能否填补其营养“缺陷”?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预加工程度不同,不同类型的预制菜需要二次加工的复杂程度也不同。即食类预制菜可以直接食用,即热类预制菜的二次加工方式比较简单,而即烹类、即配类预制菜则相对麻烦,需要一定的做饭功底。尤其是即配类预制菜,还需自己搭配、处理食材,用时就要更久一些。有研究结果表明,需要简单翻炒的菜几分钟就能完成,而工序复杂的菜则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6道菜从食材解冻、准备配菜到开火制作,用时近两个小时,与一些商家所说的“20分钟一桌菜”有一定差距。

但和从头到尾都是自己烹饪复杂菜式相比,即烹、即配类预制菜确实能节省不少时间。正因为这个原因,年夜饭也成为预制菜的主要消费场景。

“这两年为了制作年夜饭我买过半成品菜,蒸一下炒一下的,10分钟就能搞定一个菜。再配上两三道个家常菜,大概2个小时就能做好6个人的年夜饭。前几年都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通常吃了中午饭就要开始忙活年夜饭,除了老人孩子,谁也不能闲着。”58岁的姜桂英说,虽然预制菜有的口味并不令人满意,但确实让年夜饭“化繁为简”。

“要说预制菜的作用,其实就是给了我多一种选择。要快的话,就吃自热火锅,10分钟就能吃上。想换换口味的时候我就点外卖,但从点到吃上至少也要半小时。有时间的话我会自己炒个菜,用时不长但收拾厨房比较麻烦。”王晨说她吃饭首先看时间,其次看“懒不懒”,平时吃的都比较简单,周末有时会心血来潮做顿大餐,预制菜的存在让她在快与慢间切换自如。

“鉴于公众对高效餐饮的巨大需求,预计预制菜的市场只会越来越大。作为消费者,我们就等着这个行业能有充分的市场竞争,然后涌现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来满足我们对方便、美味、安全和营养的多方面高要求。”范志红说。

“美味是预制菜迅速发展的前提,便捷是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食品安全是底盘和保障,营养是预制菜产业的追求。”在王春晖看来,家庭厨房、预制菜和餐饮业这三个赛道应各司其责、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餐桌上的美食问题。

关键词:

责任编辑:ERM523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

环球精选!中国深化车检制度改革 预计每年为民众减免检测费用200多亿元 热消息:国庆假期加班工资咋算?补休与加班费可否二选一?
天天微速讯:“不分Carry的投资机构,有点危险” 全球最资讯丨“长十一”火箭首次采用近岸发射 “快响利箭”到底有多快?
关注:会否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危急时刻”下瑞信宣布30亿瑞郎回购计划 微资讯!国庆假期浙江消费市场稳步向好
全球今热点:三峡能源、长江电力等成立新能源投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 全球聚焦:盒马:十一消费季迎来显著增长 火锅户外用品成黑马
【天天速看料】我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画面首次披露 全球今日报丨气温“大跳水” !为什么今年寒潮来得这么早?
环球视点!马斯克认为台湾应该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环球热资讯!9月国内物流业景气指数50.6% 较上月回升4.3个百分点
当前观点:国庆假期邮政快递业共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41亿件 环球速读:30分钟一桌菜、人人轻松当大厨 预制菜是你的健康之选吗?
新动态:11亿大买卖“黄”了,股价却立马大涨超12%! 【全球报资讯】“扫金热”又起!实探国庆黄金卖场,大爷大妈们出手了
天天热讯:重阳节与国庆假期“喜相逢” 当前热讯:中国婚礼最尴尬的时刻,我全见过
全球今头条!金价走低,黄金饰品消费热!有投资潜力吗? 全球实时:重阳节的饮食习俗
天天看热讯:“中国节日”收官之作《重阳奇妙游》播出 全球消息!超200亿元!9月分红忙,这些基金派发“大红包”
当前焦点!发债“补血”!资本补充压力大,中小银行发债持续扩容 每日速递:电影《万里归途》票房破6亿元
快讯:“天价”露营,割今年最后一波韭菜 全球新消息丨放宽车检周期,摩托车强制报废规定有变化?
环球快消息!追梦大飞机:让C919拥有“中国大脑” 全球消息!广州白云机场:网传一航班受非法干扰,经排查未发现异常
焦点观察:辛巴:赢了刘畊宏,却输给了抖音 天天快资讯:慢下来!露营帐述说生动表情
天天观点:国风、非遗、乡情,足不出“沪”也能玩尽兴 全球时讯:经济日报:“夜经济”点亮城市夜晚
世界新动态:失能老人没法洗澡?可请“助浴师”上门 热讯:国庆重阳喜相逢 呵护银龄不老心
今日看点:经济日报:文化市场服务水平待提升 天天热文:京津冀5000余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天天百事通!一碗浆水闯天下 每日快报!国庆假期乡村游受热捧
最新资讯:长护险持续“上新”提升老人获得感 速读:3D打印:为患者量身定制“骨胳”
当前快看:阿坝实施境内岷江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 守好岷江 确保“水安全” 全球热讯:白龙江:厚植生态底色 守护碧水清流
全球今热点:山西:奋力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焦点讯息:太阳能提灌站让荒山变花果山
看点:余干多措并举保护长江江豚 当前热门:瑞信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被传濒临破产 或成为下一个雷曼兄弟
世界观点:今年最大降幅!美债收益率狂泻 市场自己“降了一次息” 发生了什么? 天天头条:全球加息潮的"孤勇者":日本基准利率负0.1%,存款还要倒贴利息?这国利率75%
世界热议:英镑崩盘之际,英镑计价的黄金接近新高,伦敦金条也卖空了 世界球精选!英国政府官宣放弃富人减税计划 英镑收复上周所有跌幅
环球速递!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遗传学家帕博凭什么拿奖 【世界播资讯】苹果公司的新逆风:大摩模型显示这项业务的收入创历史最大跌幅
今日快讯:大庆油田累计产油逾24亿吨 速讯:开镰收获正当时 农业农村部:我国秋粮已收获4.48亿亩
当前信息:晨练还是夜跑?这取决于性别 简讯:错峰出行无痕旅游成国庆出游新风尚
【天天聚看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儿童作家? 天天看热讯:安徽布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世界看点:上海2亿元财政补贴覆盖八类绿色智能家电 环球观天下!“点心宴”重出江湖受关注
环球头条:浙产“小巨人”已达1068家 要闻:生态美景引来露营客
【世界热闻】在城市,转角遇见绿色 天天热点!年内第4批中央储备投放—— 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每日关注!湖北:乡村游感受丰收喜悦 速讯:武汉国庆出游热远超中秋 旅游产品订单首日增长159%
当前观察:湖南:近郊游尽享烟火气息 全球快播:滇中引水工程高质量推进
环球实时:适老产品有温度 天天百事通!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持续推进 演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故事
快看点丨前8月国企营收同比增长9.5% 每日热门:住有所居 安居乐业:保障性安居工程惠及1.4亿多群众
即时看!国潮引领消费升级 国产品牌正加速占据年轻人的购物车 环球速递!年内第4批中央储备投放 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焦点快报!经典小说改编话剧 尊重原著还是大胆创新? 全球观热点:居民换购住房如何退个人所得税?
天天精选!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如何 天天热讯:居民换购住房如何退个人所得税?官方发布解读
全球新消息丨男子开特斯拉返乡堵到没电叫拖车:回村被开货车的老爸鄙视 天天报道:2022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3日起陆续揭晓
报道:刘强东明州案双方以和解终结:双方决定消除误会 世界快看点丨王兴提名的新势力御三家里,没有小鹏
每日消息!“明州案”宣告和解,刘强东感谢妻子陪伴 焦点观察:刘强东“明州事件”和解告终,发声明向妻子表歉意,即将迎来新的小生命
当前消息!电影《万里归途》发声明抵制偷漏瞒票房行为 环球讯息:“首店经济”是流量“密码”吗?
世界新消息丨章泽天:人生总有风雨,但时间永远向前 环球新消息丨C919与旅客见面还需多久?
全球速讯:复旦管理学院第一个在高校设立“科创办”,却经常遇到“灵魂拷问” 当前聚焦:突发,至少127人死亡!印尼发生严重球迷冲突踩踏事件
每日时讯!印尼发生严重球迷冲突 每日观点:上海拿出2亿元补贴促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天天热闻】美国加州州长签署法案 将中国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 全球视讯!这个假期,为什么全国的辣条都“变味”了?
【新视野】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探索“上海方案” 新资讯:唏嘘!官宣了:iPhone6正式“退休”!一个时代结束:卖出2.5亿部,二手收购价现已低至百元
当前简讯:马斯克: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依托于汽车制造体系 世界观速讯丨购房成本与负担进一步降低
全球时讯:电子消费券带动申城“时尚八品”消费旺起来 天天看点:一只“兔子”引发多年官司 这一知名巧克力生产商胜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