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昆明到广西柳州,再到广东惠州,崇山峻岭之间铁塔林立,塔上挂着一条条银线伸向远方,这便是创造19项世界第一的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因为这个超级工程,乌东德水电站的清洁水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2021年,广东受西电最大电力提升300万千瓦,有力支撑了负荷7次创出新高。
换流站阀厅是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交直流转变的设备,阀厅容易过热,继而造成直流输电工程的停运甚至火灾安全事故。由广州科易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阀厅智能监控监测系统便实时守护着国之重器的安全,为大湾区生产生活稳定供电保驾护航。
【资料图】
作为先进红外光电系统的制造企业,科易光电20多年一直专注红外热成像相关检测、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今年9月,工信部第四批43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公示,科易光电名列其中。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红外热成像+无人机”成为金字招牌
红外线是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电磁波。无论在夜幕下还是浓雾中,人们利用红外技术制成的仪器能探测到诸如人体、火苗等热源。
出身于军人世家的吴晓松年轻时便热衷于红外技术,他曾经在一家国内知名的民营红外热成像企业从事研发工作。当时市场对工具类的红外热成像设备需求很大。“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用户对于红外热成像有特定的使用场景,但是这些细分领域的市场还是空白。”吴晓松对记者说。2003年2月,吴晓松成立了科易光电,这支团队矢志研制高精尖的国产红外热成像产品。
输电线路上的导线接续管、耐张管、跳线线夹、导地线线夹等设备的故障都会引起发热现象,红外热像检测因此在电力线路巡检上能发挥作用。2009年,该公司研发的“直升机电力线巡检系统”获得国家电网科技进步奖。“红外热成像+无人机”应用也成了招牌产品。
“我们在2008年就专注于将红外热成像装置应用在输电线路巡检方面,随着2013年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和成熟,企业便全身心投入这个领域,越做越深。”吴晓松对记者说。如今,科易光电不仅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开展无人机红外巡检业务的主要供应商,还参与了国家电网相关企业标准的制定。
为了配合无人机的飞行,该公司的红外热成像设备采取特定技术减轻镜头重量,可以帮助轻型无人机有效延长飞行时间。他们的设备还可采取特定技术提高采集精度,能实现拍摄的每一帧数据显示温度等指标。
不过,“红外热成像+无人机”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加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已经赋予设备自主飞行、飞行任务管理、图片识别与缺陷自动判断、无人机自动值守机库等复杂应用。
长期坚守的路线是“专精特新”
高速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高铁列车运行所依赖的电流就是通过机车上端的接触网来输送的。接触网一旦停电,或列车电弓与接触网接触不良,对列车的供电便产生影响。
人们如今看到一些高铁列车车顶上安装的流线型防护罩,那便有可能是科易光电所研发的“高速铁路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全数字高速动态红外热像仪、高分辨率高速可见光摄像机等系统集成于一体化的防护罩,可以测量燃弧次数、燃弧时间、燃弧率、接触线高度、拉出值等细分参数。
“中国高铁及相关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我们的技术可靠性也在中国高铁的应用场景中得到了验证。未来随着中国高铁的出海,我们也会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吴晓松告诉记者。
此外,在国网驻马店±800KV换流站、±500kV闽粤联网工程云霄换流站、南网超高压±800KV东方换流站等全国十多个换流站,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阀厅轨道机器人不仅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高质量数据采集、与南瑞、许继多个集控平台可直接数据交互,还能直接移植到变电站与输电线路形成相关红外(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弥补目前变电站与输电线路可见光监测系统的不足,达到全天候智能监测。
吴晓松表示,“专精特新”是他们长期坚守的路线,因为公司成立时的初心便是利用红外技术,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满足各类特殊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把细分领域做好,迎接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