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淙
技术研发不断突破、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政策支持愈加丰富,都为生物医药的创新发展构筑起前所未有的机遇与空间。8月11日,在上海举办的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专家院士、政府智囊、产业精英围绕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支起圆桌”,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研发成果如何产业落地,并最终造福社会?科技突破如何弥合创新与市场之间的鸿沟?医疗卫生政策如何真正帮助患者“减负”?生物医药企业何以拥有获得感?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德岳,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保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郝晓宁,价值医疗顾问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梁嘉琳,宝船生物医药科技总经理黄应峰,深圳市乐土生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Travis Pysar由行致知,共同呈现了一场理念与实践的交融碰撞。
走好“最初一公里”
“最初一公里,指的是对基础研究、临床研发和科学成果方面的政策支持。”在梁嘉琳看来,“最初一公里”与业界广泛强调的“最后一公里”同样重要。在此过程中,技术流、数据流、资金流需要“三流合一”。
具体而言,“技术流”为创新药的成色,突破性创新需要建立起统一的评估体系;“数据流”当前正面临着新课题,即在尊重安全可控的前提下,为创新药开启绿色通道;“资金流”则被视为一把“双刃剑”,生物医药界呼唤资本有远见的支持。
在医保政策方面,梁嘉琳介绍,当前我国医保个人信息授权使用试点改革已经开始实施。未来,国家还将探索更多的创新治理工具,避免一刀切,为创新药广开通渠,同时兼顾多层次保障和患者的可负担。
政策面上,今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
在国家大力推动、政策优化引导的背景下,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加速期。其间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更是为产业整体的规模增长奠定了基础。对此,郝晓宁认为,一方面,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对产业布局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谋划;另一方面,以财政投入为引子,我国扶持生物医药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柱之一,为市场的良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打通“最后一公里”
生物医药企业如何在创新发展中走好自己的路,身为“实践者”的黄应峰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在他看来:一是要明确企业定位,研发、生产要有所聚焦;二是要明确产品定位,厘清是做创新还是仿制;三是要明确企业源头,牢抓临床痛点,紧贴医生需求;四是要明确创新动力的源头,机制创新要落实到高校和科研院所上。
黄应峰说:“如果说一家中小企业不去聚焦,反而去做所谓的真正的机制创新、靶点创新,当它还没有做到里程碑的时候,企业可能就撑不下去了。生物医药企业一定要走出去,要与化学、AI、生物信息等领域融合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机会。”
Travis Pysar则强调产学研联合研究之于创新药研发方面的重要地位。他表示:“我们要形成一个有利、良性的生态系统,造福上海和更广泛的长三角地区,共同搭建起生物产业链。”
此外,Travis Pysar还提出资本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的关键性作用。以乐土生命科技为例,Travis Pysar表示,公司正建立部署CDMO基地,逐步形成规模效应,以减少资本支出和运营支出,从而将收益投入下一代创新药的研发之中。“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正向循环过程,通过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本,来研发出更多的创新药,最终助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看重合作的力量,实现从理论基础研究到生物医药实践“华丽转身”的颜德岳坦言,自己的初衷是“想给社会留下一些有用的东西”。而在投身创新药这一全新领域的过程中,颜德岳给出的转型经验是“要找不同学科的人跨学科合作”。
攒足“长三角合力”
立足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视角,郝晓宁颇有信心地表示:“长三角作为政策先导区,在生物产业规划布局方面,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她认为:首先,长三角科研大学、国家高端医学中心、业界专家团队集聚,无论在传统医药,还是前端研发方面,都具有强大基础;其次,长三角发展空间广阔,跨省、跨区域合作能够突破原有的纯生物医药的局限范围,赋能其他行业;再次,长三角地区还拥有制造业的优势,乘势而上,可形成另一区域发展高地的特征。
与此同时,郝晓宁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与科技化能够给生物医药技术带来革命。“这也是长三角地区应该去突出,或者说应该去展现的优势。通过建立数据中心、资源库等,更好地研发出精准的药品、生物器械,包括辅助决策等,引领整个生物技术行业的发展。”
对此,颜德岳说:“长三角是一个很发达的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做得也非常好。”
当技术、政策、资本交汇融合,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脉搏一起跳动,正当其时。
关键词: 生物医药风起时借力长三角,迈步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