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 宁
今年以来,以大豆、豆粕和玉米为主的国际饲料原料价格持续走强,给国内饲料原料企业的生产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证券日报》记者据最新统计发现,截至6月10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三种饲料原料期价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涨幅,最高涨幅已逾30%。
多位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由于粮食主产国地缘政治风险和气候因素的支撑,国际饲料原料价格呈现出持续走强之势。在国内外市场联动下,内盘饲料原料价格震荡偏强,但在期货市场积极持续采取风控措施下,相关饲料期货品种保持着平稳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态势,衍生品“压舱石”作用凸显。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基于对今年新作饲料原料的产量不确定性,以及需求将提升的预期,三季度后饲料原料价格或将易涨难跌,建议产业企业积极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国内饲料原料价格涨幅
【资料图】
弱于国际市场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6月10日,年内CBOT黄豆主力2207合约自年初1371美分/蒲式耳涨至目前的1766.75美分/蒲式耳,涨幅为28.87%;CBOT玉米主力2207合约自585.25美分/蒲式耳涨至771.75美分/蒲式耳,涨幅为31.87%;CBOT豆粕主力2207合约自407.7美分/蒲式耳涨至428美分/蒲式耳,涨幅为4.98%。整体来看,国际饲料原料价格年内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较强走势。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员王亮亮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以来,国际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原因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公共卫生事件及不少粮食主产国遭受极端天气影响,造成大幅减产,引发全球粮食供需格局产生调整;二是国际油价上涨带动运力成本上涨;三是国际农资价格走高所致,包括化肥、农药等。此外,主产国地缘政治风险爆发也是主因之一。
国际饲料原料价格高涨的传导效应也影响着国内市场。Wind资讯数据显示,大连豆一主力2207合约自年初的5813元/吨涨至目前的6254元/吨,涨幅为7.59%;玉米主力2209合约由2688元/吨涨至2865元/吨,涨幅为6.58%;而豆粕主力2209合约则自3291元/吨涨至4262元/吨,涨幅为29.5%。
中粮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贾博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南美大豆产量因干旱天气影响导致大幅度下降,而北美新作大豆种植面积虽然高于市场预期,但豆类价格仍维持在高位运行,这也是内外盘豆类价格联动趋紧的原因。此外,由于玉米主产国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玉米价格在年内也表现出较强势头。反观国内市场,饲料原料价格整体走势相对偏弱,主要原因在于国内供需格局比较宽松,例如,4月份大豆到港量上升和储备拍卖等,大豆及豆粕库存均有明显回升。
贾博鑫认为,短期来看,三季度价格走势将取决于基差、替代和贸易格局,以及下游产业端利润情况。
大商所多措并举
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为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作为国内饲料原料期货品种的上市主体机构,大商所从严从早持续强化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年内已先后51次对重点品种采取收严交易和持仓限额、提高手续费和保证金水平,以及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等风控措施,及时提醒各市场主体加强风险防范,理性合规交易,切实服务保供稳价大局。
大商所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近年来, 大商所通过“一品一策”不断完善合约规则,市场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有力促进相关品种功能的有效发挥。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饲料养殖产业稳定经营,去年还通过“农保计划”和“企风计划”,引导实体企业通过“保险+期货”、场内期权、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为3.5万养殖农户和28家饲料企业发展经营保驾护航。
“由于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年内国内外饲料原料相关品种价格均出现了上涨,对饲料企业和养殖企业产生了冲击。面对挑战,饲料养殖产业相关主体积极推进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扩大多元化饲料配方结构,降低饲料资源的消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石宝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相关产业企业来说,应积极学习并参与利用期货市场,不断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稳定性。
新希望六和股份公司期货项目负责人屠笑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大商所场外业务在交易品种、工具、交易及交收模式等方面的多样性设计,有效满足了企业在现货贸易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所形成的产业、金融、服务机构生态进一步拓展了实体企业的业务渠道,促进了各类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商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下一步,大商所除了坚持从早、从严防范市场风险外,还将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和优化力度,推动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和豆油期权研发上市,研究推进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对外开放;同时,继续深化‘一品一策’,完善玉米、豆油等品种合约规则制度和交割仓库布局。
关键词: 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