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业集团收购英钢的消息刚刚传出时,有人在网上发起议论:“敬业集团想通过收购英钢走国际化道路,以弥补国内市场的欠缺,是拣了一只下蛋母鸡,还是烫手的山芋,真不好说。在这种情势下,这样的钢厂,换谁来收购经营,恐怕都充满了变数。敬业集团会比英国钢铁公司更有本事?”
敬业集团不会去回应这种言论,他们只会努力把此言论最后一句话的问号去掉,变成陈述句。
文:中外管理 辛国奇
来源:摘编自中外管理出品《从0到世界500强——敬业集团成长启示录》(独家解密,全书28万字)
2020年3月,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全程用英文宣布,敬业集团如期完成了对英国钢铁公司的收购
文化融合:“别顶牛,让一让再做”
销售在突破,文化融合也在同步进行。
2019年,反映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美国投资建厂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引发全球瞩目,影片讲述了福耀集团接手美国俄亥俄州一座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将其改为玻璃制作工厂并雇请上千位蓝领美国员工的故事。
自然,英国方面也将敬业集团收购英钢与福耀集团的“美国工厂”做比较。“英国方面还专门让我们去看《美国工厂》,经常也拿福耀集团的美国工厂给我们举例,说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做法,改变哪些做法,其实两者行业不同,是没有可比性的。英方希望我们能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管理,但我们的套路是截然不同的。”敬业集团总经理李慧明笑着说。
最初,中方管理团队设置了一个英钢体外的转型办公室,随后所有的人都全部入职盯岗,成为英钢的员工。
“我们先对所有英钢员工进行盘点,随后定岗、定编、定责,进行了人员的梳理和优化,他们就很紧张,是不是要大幅度削减人员了?我当时就解释说,我们的人才战略是要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所以不会养闲人,不会让岗位上有冗余人员,但也不会无故地削减人员。”李慧明说。
同时,敬业集团给了英钢极大的经营自主权,除了英钢总裁由敬业集团常务副总曹喜军担任、销售负责人由敬业集团销售总公司总经理陈利杰担任外,英钢生产副总、采购经营副总、财务总监、人事总监等都由英钢本土员工担任。
敬业团队尽量从原有本土员工中提拔管理层,现任COO、CTO都是从原有团队中提上来的,财务总监和人事总监则没有发生变化。如此,几乎完全保留了原英钢管理层,减少了人事动荡,确保了各项工作的延续性。
敬业集团下一步还计划继续减少中方管理层的人数,即便英方给了敬业集团300人的工作签名额,但敬业团队还是坚持管理本地化,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人。
在李慧明看来,输入敬业的管理理念,逐步“引上路”,中方管理层在完成任务和使命,找到合适的继任者后,也将逐步收缩。“如果发现中方管理层做的某个事情还不如本土干部做得更游刃有余,那么就可以有序地收缩了。”
李慧明对于英钢团队中的外籍高管,也赞赏有加。“比如COO在米塔尔钢铁集团工作过,有着国际化的视野。人事总监也在很多跨国公司里任过职,所以他对多文化的工作环境融合,很有心得。负责采购、销售的高管,则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斯肯索普人,对英钢非常有感情。财务总监也在英钢工作八九年了,他对英钢的历史数据了如指掌,整理数据时,很快能发现哪些指标是下滑的,哪些指标比以前更好,对做决策非常有帮助。总之,我们与本土管理层融合得非常好,他们也非常优秀。”
英国员工都加班吗?笔者感兴趣地问。“管理层也是加班的,晚上11点给他们发邮件也都会立即回复,工作还是很努力的。我们和本土管理层融合得也比较好,没有经历太大的波折。”李慧明说。
在具体的人事管理上,李慧明也特别注意与本土高管去沟通,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一开始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没有参与感,好像我们在下命令,他们在执行。所以为了减少这样的误会,我们就会主动去和他们沟通。”李慧明说,“这种参与感是双向的,就得用沟通来打通。之前我们发现一位高管涨过一次工资,但此前我并不知情,我就对人事总监说,涨工资是有道理的,不过这件事在流程上是不对的,但我还是尊重你的决定。”
管理即沟通,即便有文化和语言差异,但沟通还是消除差异的唯一手段。
在这方面,敬业集团董事长李赶坡有极深的心得体会,他曾在敬业集团干部会议上提出: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是一个好的沟通者。李赶坡认为,高压是不行的,被管理者非但不接受,一气之下还可能走人。所以,只有通过沟通,统一思想才能取得领导的支持、同事的协助和下级的拥护。
同时,一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管辖的员工现在在想什么,对他们最重要的是什么,工作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有什么困难需要领导帮助解决;自己的上级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新的精神;自己的协作部门能对自己提供多少工作条件、多大帮助,需要自己为对方如何服务。一个生产单位还要明白有多少原料可用、原料质量如何,生产的产品客户有什么反映等—这是一个管理者最起码要弄明白的。如何弄明白这些问题呢?就是沟通!通过沟通获得各种信息,再综合整理做出选择,所以说,管理就是沟通,不分场合,不分人种,不分文化。
为了更好地沟通、融合,李赶坡对英钢团队强调,“工作做不通就换个方向,别顶牛,做不通可以让一让再做,毕竟一些历史上形成的观念,不能让人家迅速改变、彻底打破。”
这一点,李慧明深有体会,他举例说:“英钢本土员工对工作特别严谨,特别认真,工作方法也很灵活,进行沟通时,他们也会换很多思路。有时候我们的想法也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会循序渐进地进行沟通。比如说招学徒工,起初我们觉得没必要,他们就反复解释,后来我们发现这是对的,在后备人才上进行提前布局。招聘一些初级工程师在岗位上边学边锻炼,政府也有补贴。所以双方就是不断磨合,朝着最好的方向走。”
与“美国工厂”相似,英钢的一线员工年纪普遍都比较大,业务熟练度也较高。在评价英钢本土一线员工时,李慧明连用了两个“真是吃苦耐劳”。“说实话,他们的工作环境没有中国钢厂的工作环境好。英国在环保方面只看重碳排放,料场都是露天的,整体环保水平也没有中国的钢厂做得好。”
敬业团队还在英钢引入了“表彰机制”,每两周评选一次“先进”,获奖的都是英钢的本土员工,奖励是代金券和荣誉证书,正所谓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手一起抓”—而英钢此前在激励方面,显然是有些缺失的。“他们以前没有这种激励机制,同一个岗位的工资都是一样的,如果工资不一样,工会就会干涉,为什么我的工资低,他的工资高?而我们一直都是通过业绩来核算工资。所以我们逐步引入了激励机制,员工们也愿意也很高兴。”李慧明说。
随后,“敬业人报海外版”也创建了,报道的都是英钢本土的事情,本土员工们对于这一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这份报纸也成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平台。
英国政府和工会组织,显然也一直在关注着英钢的发展,他们一方面在关注投资的落地,另一方面关注着本土员工的就业人数。每个月,敬业驻英钢团队还和英国工业部定期开着沟通例会。“我们就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将英钢作为敬业的一个海外基地,实打实地做事情。”李慧明说,“英国的工会还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也会施展他们的影响力,从骨子里他们是很支持我们的,会定期跟我们沟通。英钢的员工队伍当中如果有一些意见,比如说加班,比如说人们对减员有担心,我们就会和工会充分地交流。还有比如说脱碳目标,我们的理想状态是不要高炉,但是不要高炉,就得减员,所以双方可以探讨一个比较中性的方案。”
而在李赶坡看来,不要把海外的工会想得过于可怕,他们也是会为企业着想的,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所以工会在保障员工利益的同时,也会考虑企业的发展。我们跟英国的工会沟通时,他们就说,你们别总认为我们是你们的敌人,你们有什么诉求如果政府不答应,我们可以去协调,我们提出来比你们还要有力度。”
这方面,善于借力、处处利他的敬业集团,显然不会存在任何障碍。
“四板斧”激活休克鱼
各项机制理顺后,改造工作可以推进了。在李慧明看来,英钢之前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英钢就像一个资本投资公司,所有者是不参与英钢管理的,采用的都是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同时,钢铁行业在英国是夕阳行业,所以这么多年来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陋习,管理逐渐弱化,导致每况愈下。
敬业驻英钢团队,经过三个多月的摸索,对亏损已久的英钢已经捋出了头绪,找到了症结,并通过“四板斧”的改造,让其步入了减亏的轨道,逐步朝好的方向发展。
“英钢的设备其实很不错的,电炉转炉是300万吨的,而且有3个,敬业总部才是150万吨的,正因为管理不善,可以说一直在带病服役。智能化水平方面,虽然系统有些落后,但也是比较健全的。所以只要对症下药,调养好了,就能步入正轨。”李慧明告诉笔者。
李慧明带领团队改造英钢的第一板斧,就是改变“外包”。
“当时谈判时,我们就接手了1600名临时工,那全是外包公司给我们派的劳工。比如有的工作正式员工不想做,就可以给外包公司提交一个订单,他们就来干活。”李慧明说,“2020年上半年的主要工作就是收回外包,从烧结到轧钢,所有生产线的关键设备都是外包公司投资的,所以在外包的回收方面一开始是有分歧的。但我们在收购前都是有规划的,最后还是坚持回收,收回来之后再进行资源的整合。这方面虽然花了较大成本,但相当于根除了顽疾,一步做到位,要不然以后的生产成本会更大。”
第二板斧,就是改变生产模式,进行满负荷生产。
英钢最高的钢铁年产量是460万吨,敬业集团接管时,已大幅降至220万吨。如何迅速提高产量,进而降低成本,成为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问题。
“这一方面,经营理念还是不一样的,我们坚持满负荷生产,通过满负荷生产降低成本。过去,英钢周一到周五上班,周末双休。我们就额外招聘员工,满足一周21个班的生产。”李慧明说,“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型钢,原来1吨的生产成本是180镑,敬业接管之后,通过满负荷生产,将其降到了76镑。而敬业的目标,也就是最好的一个成本控制水平是50镑每吨。”
敬业集团的生产理念就是,大宗物料生产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利润薄如刀片,所以只有满负荷生产才能摊薄成本,坚持满产满销,才能让企业良性循环。所以,他们也将这一做法复制到了英钢。
第三板斧,就是改革采购模式,坚持通过招标在全球引进供应商。
此前,英钢的部分采购竟然交给了一家公司代理,在国内大部分公司看来,估计都会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李慧明觉得,这就像一个人,丧失了部分技能,相当于从一个健康的人变成了一个残疾人。“没有采购技能,没有销售技能,没有物流技能,等于这个人的生理技能就非常的不健全,他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我们坚持让他们把这些技能都‘长’出来。”
第四板斧,是成本意识的改变。
此前,英钢基本没有成本意识,而敬业坚持从费用削减、成本控制方面下手,他们实现了像总部一样的成本利润每天核算,而此前英钢方面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之前,英钢一年的成本费用大概是6000万英镑,我们经过仔细测算,做预算时改成了4000万英镑。当时CEO就跳起来了,他们很激动,说怎么能一下减这么多?后来当年实现了3500万镑,等于是减掉了2500万镑。他们自己也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做法的有效性。”李慧明生动地还原了降成本的历程。
而敬业集团也把成熟的财务管理经验,复制到了英钢。“英钢之前的财务管理非常粗放,产品销售出去45天后才能回款,原料也是先付款,一个月后才会给你运过来。同时物料堆积严重,成本无限制地增大,不像敬业总部这里最多只购买一个月的原料。”卢增元说,“我们一看这里面就有问题,所以就把敬业总部的财务部部长和成本科科长派过去狠抓成本。”
在敬业集团财务部门两员大将的努力下,英钢团队规范了英钢的资金审批制度。“资金审批坚持预算制度,同时也规范了用人制度。副厂部级以下的干部,主管副总说了算,副厂部级以上的干部,总裁说了算。预算之内的事情,主管副总说了算,预算之外则总裁说了算。”李慧明说。
同时,李慧明要求,必须坚持无亏损接单,坚持核算净利润后再接单。此前,英钢在这方面没有任何要求,有的订单看毛利是能赚钱的,结果最后还是亏损了。
此外,坚持无逾期欠款这么简单的问题,之前在英钢都不能有力执行。“这是最简单的事情,应该是默认的,但英钢此前就会觉得这些客户资金现在有点问题,为了帮助他渡过难关逾期很正常。”李慧明说,随后他们就压缩或收回了这些所谓的信用额度。
接下来,敬业集团在英钢引入了预付款销售制度—预付款并非定金,实际上就是“款到发货”,这在英钢又是破天荒的事情,以至于他们的财务系统根本不支持。于是敬业集团重新改造了原有的财务系统。
在敬业集团总部,几乎全面执行“款到发货”,加上各方面得力措施,敬业的资金周转速度一年可达12到13次。
“我们在英钢的目标是,将账期控制在一个月以内,资金周转速度是1年4次。”李慧明说,“就是这样方方面面的改进,最后有了全系统的颠覆。这些改进只要做到位,自然能就类似于做到了精益管理,从而把‘利润’都给挤出来。”
事实上,英国三大钢厂的经营状况都很差,敬业接管英钢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英钢才逐步走上了正轨。正因为英钢属于破产并购,所以才有机会抛掉了很多历史性的包袱,这也为后期盈利奠定了基础。李慧明就一直给英钢本土管理层灌输这种理念:随着投资的增大,财务成本会继续增加,所以在投资的过程当中必须把经济账算清楚,现在要是赚不了钱,未来也永远赚不了钱。
时间不等人,面对英钢这位“危重病人”,做个形象比喻的话,敬业团队需要先用“西医疗法”将之抢救过来,再用“中医疗法”让其充分调理。
在敬业集团收购英钢的消息刚刚传出时,有人在网上发起议论:“敬业集团想通过收购英钢走国际化道路,以弥补国内市场的欠缺,是拣了一只下蛋母鸡,还是烫手的山芋,真不好说。在这种情势下,这样的钢厂,换谁来收购经营,恐怕都充满了变数。敬业集团会比英国钢铁集团更有本事?”
敬业团队不会去回应这种言论,他们只会努力把此言论最后一句话的问号去掉,变成陈述句。
敬业集团就是将自己已经烂熟于心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搬到了英钢,并结合当地实际,改造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强管理、降成本、拓市场,促使英钢的方方面面进行转型和提升。
但显然,不是每一项变革,英钢员工都能适应和配合。
比如,在敬业集团总部已经贯彻执行很多年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在英钢就遇到了较大的阻力。
“能看出来英钢员工是很愿意配合的,他们很有激情,但他们的理解是变革需要时间。双方在交流时,我们着眼于数据分析,比如成本、利润、人效等数据,而他们着眼于未来的规划。他们说你们说很长一段时间就是两周,同时还要求今天的事必须今天干完,这太草率了,难道不需要好好地做一个方案吗?”李慧明说,“后来我们就不断地沟通打消顾虑,我说中国有句话叫‘积小胜为大胜’,眼前的‘小胜’多了,‘大胜’就会来了!”
于是,驻英钢团队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本土员工们认识到敬业在成本控制和精细管理方面的优势。比如,一个采购合同,驻英钢团队将其从100万镑压缩到了20万镑,这让本土员工颇为吃惊。
原来,在英国和许多西方国家,谈合同都是用“成本加利润合同”。也就是出售货物或供应劳务的一方,把自己的成本先算出来,然后在成本的基础上,制订出利润的比例,以“成本+利润”的方式来和客户签约。因此,供货商就会把成本算得非常高,表面上看他们赚的是利润部分,但其实所谓的成本里往往有猫腻—这也是英钢此前成本意识较差的原因之一,别人都给你“算”好了,自己似乎就不用太操心了。
李慧明觉得这极不合理,“我们追求通过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来提升利润,在国内都采用对标最低价的方法进行采购,所以这就是理念的不同。”
随后,敬业团队把在国内摸索多年的采购模式引入英钢,同样品质的产品或服务,谁的价格最低,就采购谁的。而此前,英钢通常是不会轻易更换供货商的—就像一个池子,如果没有活水引进来,就容易滋生各类问题。
经过“四板斧”的变革,以及通过一个个“小胜”,让英钢在方方面面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说起收购英钢后的改造经验,李慧明用了两个“实打实”来概括:敬业集团就是实打实的抓,盯着存在的问题,实打实的一步一步落实。“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你能看到它和你所熟悉的企业不一样的地方,这些不一样的地方,有的是优点,有的则是缺点,那么就把缺点拎出来进行‘诊治’。”
2020年1月,李赶坡在一次谈及“建立完善基础管理制度”时,说了如下一段话:“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差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由此可见制度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能否盈利、能否发展关键看制度。国航一新上任老总,定了两项制度,解决了两个问题,使国航扭亏为盈。一是乘客用餐减少浪费:100人的餐由原来105份改为95份,照样够用。二是使因飞行员不够用飞不起来的飞机飞起来,所有已经进入管理层的飞行员可以上机,挣飞行员和干部两份工资,于是飞机全都飞了起来,产生了效益。稻盛和夫接管日航盈利的故事,戈恩管理日产公司盈利的故事都是定了好制度。还有敬业接管乌钢,原2000人产50万吨钢,不减人增产量,2000人产150万吨钢。大家准备听英钢改变制度盈利的故事吧!”
可以说,李赶坡一直对英钢盈利充满信心,而改变经营状况,管理先行,制度是定盘星,敬业集团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经营方式乃至奖励机制都复制到了英钢,而这几个方面正是英钢所欠缺的。
2020年6月30日,李赶坡在敬业集团科级以上干部会上,对驻英钢团队3个多月来进行的变革,做了系统性的总结:“要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要下大力去掉外包,去掉多年遗留下来影响成本的各项顽疾,做得要彻底,不留后患。二是理顺采购、物流及生产各环节,形成产品高质量低成本、流畅的生产体系。三是理顺英钢各产品销售渠道,开发优质客户,扩大市场范围,建立起稳定优价的销售体系。”
显然,敬业集团之前通过对标同行的做法,汲取了国内所有优秀钢铁企业的先进经验,这是“独善其身”,现在他们要做的,只是将英钢同敬业总部对标,对症下药,补足短板,这是“兼济天下”。
敬业集团整合、改造英钢的历程,让笔者想到了“海尔激活休克鱼”的故事。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青岛空调器厂、青岛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8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成为中国第一家家电巨头。
在兼并过程中,海尔始终把管理和文化放在核心地位。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活的鱼不让吃,死的鱼不能吃,那么就吃休克的鱼”,即兼并那些硬件尚好,但管理不善,企业文化脆弱的处于休克状态的企业,用海尔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去激活这些“休克鱼”。
张瑞敏说:“所谓‘休克鱼’就是把这个企业比作一条鱼的话,它可能还没有死掉,也就是说硬件很好,或者比较好,但是软件不行,管理不行,它处于一种休克状态。如果输入这种文化,改变这种观念,要它接受这种理念,可以把这条鱼救活。红星电器原来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我们兼并的时候净资产只有1个亿,但亏损两亿五千万元!兼并后我们只派了三个人去,人还是原来的人,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兼并第一个月当月亏损700万元,第二个月减亏,第三个月减亏,到第四个月盈利100万元。为什么呢?靠的是我们利用企业文化贯彻组织创新的结果!”
英钢的产品品质和技术,都是国际一流的,分管研发的敬业集团副总张觉灵就说:“英钢毕竟是老企业了,设备虽然有些老旧,但保养得非常好。他们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质量特别稳定,这与国内钢厂是有区别的,咱们也可以做得很好,但在稳定性上还需努力。”
在这一基础上,敬业集团就是将自己的文化、管理理念、生产经验注入英钢,从而将产品质量、技术设备、员工素质都很不错的英钢,彻底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