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湖参考
前段时间我搬了一次家,收拾东西时,第一反应是柜子深处还有两瓶茅台。于是,别的东西任凭搬家师傅摔打,但这两瓶酒我装在包里紧紧背在身上。事后觉得既可笑又可怜,想我自从得了这两瓶酒,从来也没舍得打开喝过,总想着“藏之深山,传之后人”,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人为物累。
人与酒的关系发生异化,特别像这些年来的茅台。
5月13日,有两条关于白酒的新闻在朋友圈转发较多,而这两条新闻恰巧都和茅台酒厂有关。一则是茅台集团旗下的习酒公司发布今年的招聘计划,大幅招聘499人惹人注目。另一则是曾任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的高卫东落马。
其实高卫东身上的茅台标签并不十分突出。他痕迹更重的两个标签,一个是长期深耕贵阳市,曾官至贵阳副市长。另一个是曾两度在交通系统任职,曾官至贵州省交通厅一把手。他任职茅台集团仅仅一年多,但就是这种突然“空降”,又突然离职,几个月后又落马,可能更说明一些事情。
2019年5月,茅台集团原董事长袁仁国落马,茅台集团产生巨大震荡,其影响延续至今。袁仁国深耕茅台几十年,留下了非常浓重的个人印记。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来接班,来清理袁仁国身后留下的一团乱麻,同时实现公司的改革转型以及稳定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通常情况下,有“空降”和内部提拔两种方式。内部提拔的干部好处是对企业情况熟悉,决策更易符合实际情况,但缺点是往往与原体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空降”干部更有利于快刀斩乱麻,清理烂摊子,但劣势是对企业本身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不了解。
实事求是地讲,对于当时的茅台而言,清理存量腐败、重塑政治生态是当务之急,“空降”是较为合适的安排。所以当李保芳因年龄原因离任后,48岁的高卫东接任,成为当时茅台最年轻的一把手,外界寄予厚望。
但很快人们发现,跨行而来的高卫东似乎并不适应这个引人注目的岗位。违规披露公司重要经营信息、擅自宣布巨额捐赠,以及任内茅台价格居高不下等事件,让他连续遭受质疑,甚至被点名批评和举报。于是仅仅一年半,茅台的高卫东时代就画上了句号。他本人也从茅台掌门人这个耀眼的位置转任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局长。
高卫东此番落马与任职茅台期间有无关联,尚不得而知。但从他在茅台“败走麦城”这段经历能看出不少问题。茅台集团作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耀眼企业,是多重焦点的交汇点。股价高昂、产品有市无价,使其成为财富的象征。同时内部的腐败,高管不断落马,这些都让其充满话题性。可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既香甜又棘手。
所以做茅台的掌门人,需要极高的素质和水平。在内部,要对袁仁国时代形成的风气进行清理整治,势必触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在外部,茅台因为价格不断上涨饱受讥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销商炒作。推进营销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建设直销渠道、压减经销商渠道,也会触及利益,乃至遭遇抵制。
同时驾驭这么一家庞大的国企,既要有政治站位,又要熟悉企业管理原则,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这就要求其掌门人不但能力强,更要清正廉洁,才能有底气同各种利益团伙斗争。而现在看来,无论在能力上还是清廉上,高卫东都达不到要求。
高卫东在茅台的短暂任职,更像是茅台转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像茅台这么大的体量、这么大的影响力,多年来形成的这么复杂的利益格局,很难在短时期内顺利完成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阻力,甚至进入一段时间的徘徊期。但从“历史的进程”看,改革转型必然要不断推进,因为这符合时代的走向。
据悉茅台的经销商渠道正在进行大洗牌,占比大减,而一季度直销渠道同比增长128%。据京城某位茅台女藏家透露,目前虽然市场上1499元的飞天茅台仍然较难买到,但是在藏圈里茅台的价格每天都在跌,也就是说炒作之热有所降温。在很多人眼里,因为曾经和腐败的关系太密切,茅台已经被赋予某种风向标的意义。如果茅台集团内部的腐败能遏制住,茅台酒热炒的局面能刹住,回归到优质饮品的本质上,那人们的信心也会大大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说,“酒喝不炒”必可期。
(文/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