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娜 党鹏 成都报道
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控糖成为新风向。近年来,“0糖0脂0卡”的饮品涌现,这也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元气森林、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企业背后代糖供应商的业绩也因此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近日,多家代糖企业公布了业绩,金禾实业(002597.SZ)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9.44%、63.82%,均创历史新高;保龄宝(002286.SZ)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其净利润同比增长304.65%;此前,三元生物(301206.SZ)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招股书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其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2.29%、155.94%。
在无糖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代糖市场快速崛起且不断扩容,多家企业已布局代糖领域,同时,头部代糖企业加码扩产、拓宽渠道等,意在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近几年无糖市场成为风口,目前该市场已推出全方位、多维度、全品类的产品,这对于上游的供应商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红利,但面对竞争趋于白热化的市场,企业也要形成差异化优势。”
无糖消费火热
记者从各企业财报和公开渠道了解到,保龄宝、三元生物及金禾实业属于代糖市场的头部企业。其中,保龄宝和三元生物皆为元气森林的代糖供应商,截至2021年上半年,元气森林为三元生物的第一大客户,此外,三元生物的客户还包括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喜茶等,金禾实业的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娃哈哈等。
财报显示,保龄宝、三元生物、金禾实业的业绩在去年实现大幅增长,这得益于下游无糖消费的热潮带动。保龄宝称,“报告期内,受益于零糖、减糖等健康消费需求的增长等,公司赤藓糖醇产品供需两旺。”
在消费市场,元气森林等品牌的无糖饮料受到消费者青睐,不少品牌也争相跟进,如可口可乐、农夫山泉、喜茶等相继推出无糖饮料。不久前,达能脉动、伊利等也接连宣布进军该市场,分别推出气泡水饮品和无糖茶饮。
记者注意到,在成都红旗连锁、全家等便利店,无糖概念饮品往往被摆放在店内显眼位置,店员则告诉记者“无糖饮料比较好卖”。
同时,各下游企业的财报也印证了无糖消费的火热。中国食品(00506.HK)财报显示,其无糖汽水2021年销量增速逾50%。资料显示,中国食品获授权经营可口可乐系列产品范围共计19个省级行政区域。据《人民日报》旗下平台《人民名品》报道,元气森林在2021年完成了75亿元的销售额,较2020年翻了三倍。
“企业盈利的根本在于消费者的选择。”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表示,饮料企业推出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销量自然水涨船高,同时也带动了上游企业。
快消行业专家路胜贞指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提升了企业利润空间,并摊薄代糖企业的销售、研发成本,提升了其盈利能力。此外,代糖企业业绩增势明显也得益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效果和规模效应的作用等。”
目前来看,无糖消费市场并非短期红利,未来前景较好。据《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2021)》预计,未来数年我国“0糖”饮料行业都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另外,国家出台的政策亦利好于代糖市场。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提及,倡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安全标准允许使用的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取代蔗糖,科学减少加工食品中的蔗糖含量。
在业内看来,随着健康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无糖风潮的带动,未来整个产业链也会随之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蔗糖的衰落和代糖的上升。金禾实业董事长杨乐接受媒体采访时预测,在当前背景下,整个食品饮料行业以及糖和代糖的供应链上下游将可能重塑。“上游原料端会有蔗糖产量下降和代糖上升的变化;中间环节或会带来各种减糖解决方案、应用服务的增长;终端消费市场,老企业推出减糖新品,新企业借风口崛起。”
行业集中提升加速
“不同的功能性代糖产品在食品、饮料等行业应用广泛,这使得代糖市场规模非常大,由于行业护城河并不宽,未来还将迎来更多企业进入行业分食蛋糕。”路胜贞表示。
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入局代糖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此前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亚盛集团公司参股甘肃普华甜菊糖开发有限公司15%股份,不仅如此,晨光生物、莱茵生物、太阳纸业等企业均已布局代糖产业。
路胜贞认为,代糖企业面临的将是研发、生产能力和订单响应时间、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等综合要素的整体竞争。“这就要求代糖企业在自身产品结构的搭配及主要产品的专业性、技术能力上保持相对优势,以满足日趋广泛的市场需求。”
在此背景下,产能提升成为各企业角力的关键,优先占据、巩固规模优势十分重要。三元生物董事长聂在建在此前路演中提及,“全新的企业进入赤藓糖醇市场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员、技术、资质等条件,一般从设计到稳定供应需要2至3年的时间。未来公司将紧抓功能糖产业发展机遇,扩大市场占有率。”
根据三元生物招股说明书,公司IPO计划募集9亿元资金,其中有7.7亿元将用于“年产5万吨赤藓糖醇及技术中心项目”。此外,据各企业公告,保龄宝、诸城东晓等均已将扩产能付诸行动。
从业人员杨波(化名)透露:“短期内赤藓糖醇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代糖在下游企业的成本中占比并不高,上游企业的规模优势和产品质量更被看重。因此扩产能也好,提升技术也好都是为了更具备优势。”
“在头部企业纷纷发力扩产能的影响下,代糖市场或会逐渐向头部企业靠拢,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行业提升集中度,同时行业未来可能会迎来一轮洗牌。”徐雄俊表示。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目前国内代糖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代糖企业靠规模和成本支撑价格竞争,是否要跟进扩大产能要视自身情况而定。”
不过,东兴证券一份研报指出,2021年,国内赤藓糖醇产能约17.5万吨,未来3~5年新增产能约30万吨。以80%的产能利用率计算,未来5年产量可达38万吨。预测2026年需求量约为35万吨,产能和需求基本匹配。
发力C端
除扩产能外,代糖企业还将目光从B端转向了C端,意在将代糖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如华康股份推出面向C端的品牌“禾甘”,金禾实业则推出C端品牌“爱乐甜”。记者注意到,上述品牌的产品包括零卡糖和零卡零食等,暂未涉及饮品,与下游饮料企业未形成直接竞争。
在路胜贞看来,庞大的无糖消费需求刺激了代糖企业分食终端市场的欲望,同时也在倒逼代糖供应商快速进行无糖产品的研发,寻求该原料在终端产品应用的更多可能。“此外,代糖企业切入终端,会更具原料采购成本优势,终端产品更具竞争力。”他说。
据悉,元气森林气泡水、燃茶等定位中高端,零售价在5元以上,而具备成本优势的代糖企业未来若直接切入终端饮料市场,是否会推出更加低价的产品从而改变当前无糖市场的格局,尚不得而知。
沈萌认为,相较于B端,C端业务在产品附加值方面具备更多收益空间,直接推出零糖食品可以进一步扩大成本优势。“但实际上这些企业转型容易忽视营销投入,B端业务虽然产品收益率低,但不需要进行广泛而持续的品牌营销投入,C端产品虽然增值率高,但却需要长期维持大规模营销投入进行高强度竞争。”他表示。
目前,这些C端品牌的渠道主要为线上平台,记者翻阅各平台发现,禾甘在京东、淘宝、拼多多均设有旗舰店。而爱乐甜除电商平台外,已布局线下门店,据官方资料,“爱乐甜产品已经布局了包括盒马、沃尔玛、永辉等超5600家商超门店”。此外,天眼查显示,爱乐甜品牌于日前完成了数千万元融资,主要用于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由此可见,金禾实业未来或将继续拓展C端品牌的布局。
不过,当前无糖市场广阔,食品品类包括口香糖、糖果、糕点等,其中不乏江中、盼盼、稻香村等知名品牌。朱丹蓬对此表示,“代糖企业在B端具备优势,但想要两条腿走路,必须要在保证规模效应的同时加快形成品牌效应。”
徐雄俊进一步建议,“代糖企业应找准自身定位,以合适的营销手段抢占消费者心智,并找准渠道发力,加强线上线下的深度分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