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王瑜 于娜 北京报道
医药产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最具有成长性、最能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载体之一。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
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华夏时报社于3月1日在京举办华夏大健康™2022全国两会医疗医药产业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行业相关部门领导、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行业资深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医疗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与挑战,为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华夏时报》是中国残联主管主办的中央级媒体,华夏时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冯慧君出席研讨会并作致辞。首先,他向各位来宾、医疗医药行业人士推动医药大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表示感谢,另外,他对医疗医药企业对残疾人康复、健康事业一贯支持表示敬意。
在致辞中,冯慧君指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医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首先是我国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跨上新台阶。”冯慧君列举了一系列数据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9.5%,高出工业整体增速 4.2 个百 分点,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3.0%提高至3.9%;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9%和 13.8%,增速居各工业行业前列。龙头企业规模壮大,产业集中度提升,2020 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 30%。”冯慧君说。
冯慧君指出,医药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十三五”期间,医药研发投入 持续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 8%,2020 年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 6%。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1000 余个新药申报临床,47 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较“十二五”翻一番。医疗器械、制药装备、生产用耗材等领域的一批高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时,防护物资、诊疗设备及时扩能扩产,诊断试剂、治疗药物、新冠病毒疫苗应急研发和产业化成效突出,多条技术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顺利实现产业化,并且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全链条质量安全管控能力,有效满足国内接种需求,并为全球抗疫做出积极贡献;国际化发展迈出新步伐。企业对外投资活跃,产品技术引进增多,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发展,随着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将是个必然的过程。”冯慧君表示。
在梳理成绩时的同时,冯慧君指出,我们也需要看到在技术创新、产业链、供应保障、制造水平、国际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亟需改进。他认为,总体来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最后,冯慧君再次感谢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行业精英齐聚华夏时报社,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