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实习生 杨逸晴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人类的免疫系统可以侦测到任何微生物,从而保护人体,但是去年的一项发现却推翻了这一论断。2月19日,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东科学中心和羊城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第94期珠江科学大讲堂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本次大讲堂邀请了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郭俊作《微生物学的起源与新冠疫情防控》科普演讲(见图)。郭俊在演讲中介绍了微生物学从近代至今的发展历程及近期的重大发现,并由此引出对新冠病毒的探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势。
微生物体积虽小作用重大
郭俊首先介绍了微生物是什么,随后他说,微生物体积虽小,却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是物质的合成者,动物是物质的转化者,而微生物则充当分解者的角色,是大自然的清洁工。部分微生物还会参与光合作用与固氮作用。可以说,没有微生物,地球上其他的生命就无法生存。
郭俊表示,人类认识与研究微生物的时间并不长,直到近代,人们才发现微生物的存在。17世纪中叶,一个名叫列文虎克的荷兰人时常打磨镜片,并从牙齿上刮下一些物质放到镜片下观察,发现有微小的生物在活动,这就是人类首次观察到微生物的过程。
时间来到19世纪,人们探索了发酵与微生物的关系,发现酵母是能够引起发酵的生命体。此后,法国科学家巴斯德与德国科学家科克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微生物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巴斯德发明出巴斯德消毒法,对制酒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克则发明了科克法则,为后世医疗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青霉菌周围形成了一个无菌圈。他对此进行研究,最后发明出最早的抗生素——青霉素,即盘尼西林。此后近一个世纪中,这种药物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021年关于微生物的十大发现
郭俊还介绍了2021年微生物学的十大发现:人类肠道中存在数万种未知病毒、细菌控制发电的“开-关”键、生活在南极冰川下的“啮岩兽”、来自病毒的基因或可将细菌转化为超级细菌、含有已知最古老的陆地真菌的化石、古DNA显示普通感冒病毒的出现可能早于智人、牛胃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塑料、可以逃脱人类免疫系统监视的细菌、没有大脑的黏菌是如何储存记忆的、探索南极冰层下的水中微生物。
深埋在海底深处的微小细菌——土杆菌(Geobacter)可以通过细长的通气管呼出电流。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细菌可能会激发出新的技术,比如强大的微生物电池。
人类的免疫系统非常的庞大,在2021年微生物的十大发现中,科学家在太平洋中部的深海发现了被人类免疫系统忽视的细菌,这一惊人的发现推翻了长期以来的一个论断——即人类的免疫系统进化到可以侦测任何微生物。
郭俊认为,微生物数量多种类惊人,目前尚有大量的微生物种类没有被人类发现,人类所发现认识到的微生物数量不到5%。
疫苗有利于形成“群体免疫”
郭俊认为,新冠病毒属于新型病毒,而病毒是微生物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新冠病毒与肺炎疫情的研究也是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郭俊分析了打疫苗后还会感染新冠病毒的原因。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的RNA病毒,传播速度快,容易发生突变。从人体的角度来说,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峰值,而且抗体效力维持的时间也需要研究。
针对疫苗的效用问题,郭俊作出了这样的解释:接种3针疫苗后,人体会产生IgG、IgM抗体,从而发挥保护作用。疫苗有助于重症病例的减少,从而让死亡率显著下降,这有利于形成“群体免疫”。
最后,郭俊分析了未来新冠肺炎的感染趋势。郭俊认为,未来新冠病毒存在流行趋势减弱的可能性,可能会与人类共存。但奥密克戎不是一个大号流感,不能就此淡化疫情的严重性,削弱重视程度。现在,新冠病死率为2%,相比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都要低,但是新冠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最大。
有人认为,病毒传播力越强,毒性就越弱,致病力也就越弱。但郭俊提出,这种观点在生物学上基本是不可能正确的。此外,新冠肺炎还可能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并造成思维迟缓、骨骼性疾病、内脏与血管问题等多种后遗症。因此郭俊认为,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还是要积极稳控疫情发展。
关键词: 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