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4日讯(记者杨秀峰)今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会上表示,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据张波介绍,尽管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少数地区消除劣Ⅴ类断面难度大、部分区域城乡面源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突破。
“‘十四五’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目标定为85%,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是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高质效。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张波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主线,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开创水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印发实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完善定期调度机制,扎实推进长江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尾矿库污染治理、保障生态用水等各项任务落地实施。指导长江流域省份编制实施总磷污染控制方案,配合开展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全力配合做好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以提升城市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效能为重点,立足监督职能,发现问题,分清责任,跟踪督办,督促有关地方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水体黑臭问题。出台排污口监督管理改革文件,研究制定“1+N”配套规定及技术规范,构建政策制度体系。指导各地深入开展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开展长江经济带、沿黄省区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制订农药等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南四湖等有条件的流域编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精准服务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绿色发展。强化水质目标管理,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十四五”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目标。巩固提升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持续推进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和完善分析预警、调度通报、独立调查、跟踪督办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逐月开展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定期印发预警函和通报函,适时召开工作滞后地区调度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压实有关地方主体责任。针对久拖不决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独立调查和督导帮扶,做好长江、黄河警示片拍摄。坚持以用促建,不断完善水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平台,精准识别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工作滞后地区。以长江流域为重点探索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以京津冀、黄河流域等缺水地区为重点,组织开展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探索污水处理协同减污降碳有效路径。开展汛期污染强度分析,聚焦工作滞后地区,力争突破城乡面源污染防治瓶颈。开展河湖水生植被恢复、氮磷通量监测等试点。支持各地开展跨省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筛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组织开展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地调研和工作研讨,推动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