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在即将过去的2021年,
“元宇宙”和“双碳”“破防”等
成为网络热词。
元宇宙资本、元宇宙社交、元宇宙旅游、
元宇宙音乐、元宇宙房产……
从科技巨头跑步入场,
到资本市场相关概念股持续暴涨,
对此,
有人充满向往,
有人保持观望,
那么什么是元宇宙?
为何受到如此关注呢?
《经济参考报》记者,
来到清华大学元宇宙实验室,
带您沉浸式地体验一下“元宇宙的世界”,
一起“浸入”“烧脑之旅”!
Go~~
在元宇宙的想象中,
人可以置身网络,
虚拟和现实会变得密切融合。
真人、虚拟人、机器人,
都会出现在同一时空中,
社交方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想喝奶茶?
走,去元宇宙里!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沈阳教授表示,
元宇宙概念为何爆火呢?
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科幻色彩”。
社会进步技术为本,
但近些年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概念有些枯竭;
普通用户对手机审美疲劳,期待新鲜事物;
资本缺乏新热点,需要新方向。
但这里面要区分:
科学技术意义上的元宇宙、科幻中的元宇宙、泡沫中的元宇宙。
在“元宇宙“的想象中,
扩展现实、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
等技术会变得更好应用,
(行走的故宫文化)
旅行、购物、游戏娱乐......
它承载了人们美好的交互愿景。
对于“元宇宙”概念在资本市场的持续火热,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认为:
现阶段只有短线在关注,
中线开始调研,
但是能否持续,
取决于许多方面:
如:技术的突破和政策的配合等。
建议:不要盲目追捧,要理性思考。
记者发现,
当前市场上存在部分打着“元宇宙区块链游戏”、
“云挖矿”等高科技幌子诈骗钱财的APP。
不法分子谎称APP科技含量高、赚钱效果好,
引人上钩,
致使不少用户
跌入陷阱、遭受损失。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早有规定,
无论是通过代“挖矿”或者其他形式的“挖矿”APP,
只要有所谓的激励机制的代币或积分形式出现,
且要通过货币或金融来进行变现交易的方式,
都是属于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活动,同样构成犯罪。
无论元宇宙距离现实有多远,
我们都应该要把目光聚焦到科技本身,
聚焦到现实发展本身。
“兴奋”的同时,
要记得停下来,
思考一下正确的方向。
你认为“元宇宙”会是
互联网的下一站吗?
别忘了,
给我们留言、互动~~
记者:方悦 许放生
摄像:许放生
统筹:方悦 许放生 任书昌
后期包装:许放生 柯伟
支持:吕大垒罗逸姝 李静嵇筱媛 陈学强 王少宇 郑作伟 程前 何西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元宇宙实验室
终审:孙韶华
监制:陈东 祁蓉 李保金
编辑:申楠 许放生 方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