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本次《规划》是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提出了“7556”的推进思路,即围绕7个重点领域、部署5项重点任务、实施5个专项行动、采取6项保障措施,推进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产业规划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总体感觉《规划》似乎是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的一样,看着亲切又振奋。”祥生医疗实控人、总经理莫若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国家给医疗装备产业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政策“礼包”,公司要紧抓政策机遇,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在科创板加速跑出新里程。
勾勒产业发展清晰“路线图”
此次《规划》是国家层面推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第一个规划,足见“含金量”和重要性。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阶段制定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
在王卫明看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重大挑战。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给医疗装备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全球“大卫生”“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学服务模式从疾病医学服务向“疾病+健康”医学服务转变,从院中诊疗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间资源共享、院后康复的连续性服务方向延伸拓展,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调整加速,发达国家争夺医疗装备竞争高地日趋激烈,我国医疗装备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阻力和竞争压力明显加大。
不少产业界、投资界人士在接受采访时反映,《规划》出台恰逢其时,为产业发展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线图”
打开“路线图”,医疗装备产业发展的重点、亮点一目了然。《规划》率先明确医疗装备产业发展7个重点领域: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这7个重点领域基本覆盖了全人群从防、诊、治到康、护、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装备需求。
《规划》提出的5个专项行动包括产业基础攻关行动、重点医疗装备供给能力提升行动、高端医疗装备应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行动、医疗装备产业与应用标准体系完善行动。
产业资本敏锐抢先布局
任务明确,路径清晰,这份国家级的产业规划让医疗装备全产业链都颇为振奋。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认为,从顶层设计来看,《规划》释放了一个更加明确和积极的信号,国家正积极推动国内医疗装备产业向高端、创新方向发展,这无疑为我们的产业投资指明方向。
“近年来,启明创投一直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高技术含量的领域。《规划》提到的诊断检验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有源植介入器械等重点领域,我们前期都有布局。惠泰医疗、三友医疗、启明医疗等公司均已在科创板、港股上市,还有不少公司在IPO排队中。” 胡旭波表示,“十四五”时期,公司会继续保持与国家战略同步,在满足国家医疗需求的同时,培养被投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
记者注意到,《规划》将诊断检验装备列为7个重点发展领域之首。要求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静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这句话里的很多词就像是从我们的战略规划中提取的一样。”这让莫若理兴奋不已。
莫若理告诉记者,就智能化而言,祥生医疗较早布局超声人工智能技术,并走在行业先列。公司储备的基于5G通信技术的超声远程诊断系统技术,实现了专家对基层医师的远程指导,使患者可在基层医院获得更优质的技术服务,这完全契合了《规划》中对“远程化”的要求。公司陆续推出的笔记本彩超、平板彩超,以及手机大小的掌上超声,使超声更方便地广泛应用于急诊、麻醉、穿刺等多个医学临床环境,充分展示了“小型化”硬科技的魅力。
“目前,公司智能化产品‘乳腺疾病人工智能超声诊断软件’已完成注册前的检测工作,正以创新产品通道申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望明年落地。”莫若理向记者分享了祥生医疗在智能化上即将迎来的硕果。(记者 祁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