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老百姓告别蜗居的“老房”,住进大型居住社区的征收安置房新居。满足住房改善需求外,如今老百姓对房屋品质、周边环境等有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
最近,几则“逆袭”的保障房消息让人眼前一亮。在浦东,首个征收安置房小区的“人车分流”项目在惠南镇建欣南苑启动,居民张银汉自豪地说,“没想到我们小区这么‘高大上’,连住在商品房的子女看了都羡慕。”同样令人羡慕的还有高行镇的和欣家园,对于电瓶车等进楼道随意停放、充电的隐患和顽疾,这个“智能小区”的威力彰显,如果有人想推电瓶车等入楼道充电,安装在电梯内的设备监测到后,电梯会自动“罢工”,直到电瓶车被推出去。
无论“人车分流”,还是智能小区的管理“神器”,都再次刷新人们对保障房的传统印象。保障房不但能“托底”,更在品质上向商品房看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逆袭”赶超。
这种“逆袭”,首先需要建造者和管理者的自我加压和换位思考。2003年,上海开始在近郊规划建设“大居”,其中包括征收安置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今年,上海提出“五个新城”建设,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保障房需求更成了当务之急。谈起保障房,过去人们往往会联想到“质量一般”“交通不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房建设标准也在与时俱进。眼看着城市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许多保障房变得“近”了,生活配套也日趋完善。正是带着“假如我就住在这里”的想法建设保障房、设身处地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拿出“造城”的决心和悉心,才让保障房越来越“贴心”。
这种“逆袭”不是从天而降,有时候还需要“翻天覆地”,只要肯干肯想,难点反而能成为亮点。比如,在建欣南苑的“人车分流”,并非建成伊始就实现的。该小区所在的惠南镇民乐大居是上海最大的市属保障房基地,居民多数从市区搬过来,且以老人居多。伴随业主相继入住,一些社区矛盾逐渐显现。比如,小区行车对年老体弱者造成安全隐患、地下车库空间较大但使用率不高、电瓶车与机动车抢占地面车位等。经过三场居民参与式听证会,有关部门引导社区各方围绕“人车分流”表达想法和诉求,最终攻克一个个“拦路虎”,居民达成意见共识,形成了解决方案。
“让人民群众在居住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上海市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住有宜居”的目标。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小目标”的升级背后,凸显出住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要实现“住有宜居”,“数治”是重要的“幸福密码”。在和欣家园,通过“家园码”的智慧钥匙,实现“一码到底”,使小区管理事项一目了然。居民使用“家园码”,能了解家门口服务的各种常用信息,完成物业报修、装修报备、房屋租赁,发起小区事务讨论议题,举报不文明现象等,激励更多的居民参与家园建设,做好家园主人。通过数字“加持”,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降低了,社会矛盾减少了,服务更有温度了。
上海正在努力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充分运用数字化方式探索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新路径、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科技赋能和基层善治珠联璧合,让这些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保障房“特长生”不再是个例,最终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