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启程,浙江被委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历史使命。然而在浙江的“先富”转“共富”之路上,最大的短板或在农业农村,最大的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恰是在农业农村。要实现“浙共富”,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作为助推共富的最小区域单元、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浙江的农村重任在肩。
此背景下,从浙江省长兴县新川村的共富工作建设情况中,或可寻到“共同富裕示范区”为何花落浙江的答案。
共同富裕先行者
2021年1-11月份,新川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719万元,村民存款达12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不含该村各企业家收入);不仅家家别墅、户户汽车,更重要的是教育、文化的提升和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使新川村成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旅游AAA景区、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新川村的共同富裕模式,具有多实现路径、多维度演进的特征。新川村的“共同富裕”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一:因地制宜盘活集体经济
坐落于苏浙交界处的新川村属于典型的“山村”,10.2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内,林地面积占比达到了78%。
多山的地貌特征给予新川村葱郁浩瀚的“林海”外,也蕴藏有丰富的粘土资源。1958年,新川村创办第一家耐火材料厂,依托当地的粘土采集与加工优势得到迅速发展,按下了新川村集体经济创收的启动键。此后几年间,木材加工厂、磨具厂、五金加工厂等10多家队办企业陆续兴办,有效盘活了新川村彼时因交通闭塞而发展受阻的经济。
大小工厂的存在让困扰于耕地不足的原住民有了收入来源,留在村中的青壮年纷纷走上生产线,实现劳动致富。在全国致力于解决温饱问题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川村便已经是远近小有名气的富裕村。
在这一阶段,借助农转工带来的经济运作模式的改变,“共富新川”初具雏形。
阶段二:龙头辐射,“先富带后富”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大江南北,也吹进浙北的山岕里。在兴业创业的热潮下,新川村涌出金属拉丝厂、金属冶炼厂、炼油厂、竹笋加工厂、服装厂、玻纤厂等一批村办企业,为村经济发展注入空前活力。这其中就包括了天能集团的前身——煤山第一蓄电池厂。
在新川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张天任的领导下,在艰苦奋斗精神的指引下,天能集团聚焦电动车动力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走上工业致富的高速发展之路,成为当地的支柱型企业。
天能集团的崛起与兴盛催生出的“龙头辐射效应”,像湖心泛起的第一圈涟漪,在和风中逐渐荡开,直至整个湖面生气盎然。
一方面,天能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新川村劳动年龄段近70%的人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天能相关工作,并以电池销售为链接点,在全国范围内带动超过100万人实现高质量就业。
另一方面,天能发挥“一龙带百小”的作用,带动同村企业共同发展。在新川,与天能配套的企业多达十几家,而这些企业在增进就业、推动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同样也在起着积极作用。
2008年,天能与新川村正式“结对”,在张天任的倡议下搭建村企共建平台,“共富新川”迈上新台阶。
阶段三:共谱村企协作曲,“美丽经济”绽芳华
村级的共同富裕,重在“共同”,难在“均衡”。
于新川而言,既要兼顾下辖村之间的发展均衡,又要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均衡。
在过去,新川村也曾经历“环境美让步经济美”的困境。“两山”理念的提出为新川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以“关、停、并、转”为原则,新川的企业坚持“腾笼换鸟”,完成了向绿色经济增长的转型升级。
在既是企业家也是村党委书记的张天任的带领下,新川村走出了一条三产融合的共富之路。
比如借助当地良好的气候条件和肥沃土地,及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鼓励并吸引村民种植吊瓜子、香薯、岕茶、笋干花生等农作物,发展特色农业和循环农业;同时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建设农业观光、科普教育、文化传承等一批现代服务项目,为村民创造更多致富途径。
做好“大蛋糕” 分好“大蛋糕”
共同富裕要求既要做大“蛋糕”,又须分好“蛋糕”。做“蛋糕”与分“蛋糕”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新川村的共富建设中得到具体体现。
做“蛋糕”是前提与基础,而在新川村,“蛋糕”不仅越做越大,更越做越好。
张天任认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最重要的是通过培植做强产业集群、产业链群,精准发力。”新川村的经济蝶变就源自产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如果说以新能源电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打开了村经济发展提速的引擎,那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构成的一、三产业就是带动新川发展绿色转型的新轴。
在经历过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阵痛后,新川村在做大“蛋糕”时更注重以可持续的理念做好“蛋糕”。一场以人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天能集团为“主厨”的“蛋糕制作优化方案”正在新川村落地。
期间,天能集团率先垂范,投入重大资金,引进技术与设备,实现动力电池生产制造的清洁化升级。天能认为,湖州的企业,更应该率先践行“两山”理念,做绿色发展的排头兵,家乡的企业,更应该为家乡留下绿水青山。
在天能集团的号召下,新川村的企业纷纷坚持绿色发展,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使新川的“大蛋糕”从“一次性”转变为“可循环”。“17年来,新川村从遍地高污染企业,到如今实现‘青山绿水’带动共同富裕,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央视《新闻联播》在介绍新川村巨变时如是描述。
分好“蛋糕”是目的与动力,新川村针对分“蛋糕”打出的是一套组合拳。
增加村民收入是分好“蛋糕”最直接的表现。在新川村,村民的收入途经并不单一,就业工资、持股分红、期权兑现、创业营收等多种增收方式都在丰盈村民们的“钱袋子”。
2003年,天能集团面向新川村进行股份制改造,吸纳村民为股民,这一突破性举措播下的种子也在2007年和2021年天能的两次上市中开花结果,使新川村的共富之路愈走愈宽。
在“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热潮下,新川村既是一处景色宜人的居所,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创新创业平台。近年来,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带动了民宿、农家乐、农副产品产供销、小商品零售等一系列乡村业态的发展。据统计,2020年以来,新川村餐饮民宿户均营业额可达40万元,旅游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
面对困难户和村中老人,新川村更是主动分享“蛋糕”。2019年,新川村幸福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落成,按照5A级农村养老服务中心标准,为老人们提供服务,致力于实现“新川老人,老有颐养”。据悉,村内90岁以上或低保户老人均可免费在幸福之家就餐,60岁以上老人也仅是象征性收取部分费用。此外,新川村还建立起完善的义诊体系,不定期组织医生为村中老人义诊、科普健康观念;同时开展志愿者陪护行动,关注老人们的身心健康。
“三大工程”奋进共富路
数字化赋能工程
“数字浙江”始终是浙江的“一号工程”。近年来,新川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让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村民的生产、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如何用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直是我们思索的问题,今年,我们结合村里正在建设的岕文化风情街旅游项目,加快布局5G网络、云等新基建,让5G逐步覆盖整个村子,提升乡村旅游数字化水平,形成‘智慧旅游’‘数字文旅’等新型服务模式。”张天任说。
不仅如此,新川村还积极探索以数字化赋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智”理建设按下加速键。
新川村在长兴率先启用“未来乡村”数字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整合了党务村务、文明诚信、法律志愿服务、就业就医服务等,将所有信息公开到户,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亮晒”,真正帮助村民实现简单事项“最多跑一次”甚至是“足不出户”“零次跑”,数据成了跑腿员,让老百姓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生活。
新乡贤带富工程
乡贤不仅是家乡的一张金名片,更是新川村奋力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乡贤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中来,在基层治理、乡风文明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许多在外的新乡贤通过各种途径把信息、项目、资金传回家乡,还有不少年轻人开始回乡创业,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今年,新川村乡贤们捐款XX余万元,这些款项将用于发展新川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产业事业。
2019年,在新川村首届乡贤大会上,乡贤们也纷纷慷慨解囊,认捐超千万元,张天任书记个人捐款100万元,助力新川村美丽乡村建设。
在天能集团与新川村开展村企共建13年以来,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解决新川村及周边村民就业6000多名,带动广大村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目前,新川村百万户超600户、千万户30户,村民年均收入超15万元,成为长兴县乡贤反哺、村企结对的典型示范。
多业态经济工程
在下齐岭,有一块闲置了十几年的荒地重新“启用”,村里种植了200亩的吊瓜,建立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但面临着资金短缺。
如何有效把村民的闲置资金变成活水,流入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大河中,浇灌乡村特色产业,成了新川村两委班子一直思考的难题。
在这次共同富裕推进大会上,新川村立了长兴新川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长兴新川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长兴新川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三家“强村公司”,创新性地引入现代股权基金模式,成,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这种新模式,不仅能够盘活村民闲置资金,还解决了村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增加了村民的创富渠道,把新川村特色吊瓜变成了致富的“金瓜”,预计亩产值可达6000多元,实现收入120余万元。
近年来,新川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等特色农旅产业,推动了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体育等富民产业、美丽经济的深度融合。此外,新川村还鼓励引导村民开办民宿,把绿水青山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夯实了新川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目前,全村已有4家正式对外营业,新增在建民宿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