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热情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已有914家上市公司年内实施了回购,期间回购金额合计为1148.83亿元,同比上升106.26%。业内人士指出,回购一方面意味着管理层和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和公司内在价值有更强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的体现,但在直接的股价提振作用上或许并不明显。预计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完善以及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强化,回购规模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月内103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
《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10日,已有914家上市公司年内实施了回购,期间回购数量合计达102.81亿股,期间回购金额合计为1148.83亿元。仅11月就有103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期间回购数量和金额分别为3.97亿股、29.49亿元。
此外,年内还有919家上市公司董事会新发布回购预案,预计回购总股数为120.26亿股。而11月仅过去10天,就有正邦科技、东方雨虹、乐普医疗等20家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回购预案,其中7家上市公司回购股数超过1000万股。
“一般情况下,如果公司管理层或股东觉得当前公司股票价值高于市价,会采取回购行为。”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回购一方面会改变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供求,对股票价格有一定提振作用;另一方面说明管理层和大股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公司的内在价值有更强的信心,有很强的信号意义。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来参与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回购金额均出现明显增长,尤其是回购金额同比上升106.26%。Wind数据显示,去年同期共有821家上市公司年内实施回购,期间回购数量和金额分别为87.80亿股、556.98亿元。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随着疫情影响消退,2021年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现金流更加稳定、充足,为实施股票回购提供支持。Wind数据也显示,在回购资金来源方面,年内实施回购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选择以自有资金来进行,显示出普遍健康的现金流状况。
东莞证券表示,虽然目前国内的回购规模还不是太大,对市场的影响力较弱,但目前回购家数已经超过美股,随着后续政策的持续完善以及上市公司在回购力度上的强化,未来回购规模仍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家电行业回购金额占比超三成
在行业层面,今年上市公司的回购也出现一些新特征。《经济参考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回购金额最多的行业为家用电器行业,总金额389.91亿元,占比约为34%。紧随其后的则是计算机、医药生物和电子行业,期间回购金额在70亿元上下,但与家电行业差距较大。从去年情况来看,尽管家用电器行业的回购金额依然位列第一,为84.40亿元,其与随后非银金融、医药生物、房地产等行业的差距却并不明显。
从单个上市公司来看,截至11月10日,年内最大手笔回购的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期间回购金额分别为218.18亿元、137.25亿元。另外,还有宝钢股份、中国平安、好想你等10家上市公司的期间回购金额在10亿元以上。
浙商证券表示,按照2008年以来的股票回购预案的数据来看,低市盈率、高在手现金的公司回购比例相对较大。付立春也认为,今年上市公司的回购行为与市场有很大关系,很多股票表现低于管理层和股东预期,所以希望通过回购改变股票的供求状况,并给市场传达积极信号。
对于回购带来的市场影响,业内人士一致表示,回购能够展示出管理层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但由于股价走势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回购对于提振股价方面的作用或许有限。
陈雳表示,上市公司回购股票用于股权激励,能够有效提升员工积极性,助力企业中长期发展,也能够展示出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提升投资者信心。但对于出于稳定股价的股票回购,虽能对股价造成一定积极性的影响,而股价走势主要受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决定,回购并不能有效达成目的,同时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回购股票还会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或对公司中长期发展扩张不利。
东莞证券认为,回购潮短期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扭转大盘下跌的趋势,更偏向是作为市场相对底部的指标之一。从行业来看,A股市场的行业回购规模与其相对应的行情表现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以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并未能展现短期帮助大盘触底翻转的能力,更偏向作为稳定走势的重要手段和相对底部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