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打造全省食品抽检分离改革‘长兴样板’”
——一位基层食品抽检员眼中的食品抽样工作
9月23日,浙江省食品安全抽样技能比武落下帷幕,湖州市代表队荣获全省第二名,高质量的抽样过程与“零差错”的抽样单赛出了湖州的风采,展现了湖州市基层执法人员的抽样能力。比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抽到了难度最大的“百威”啤酒。密密麻麻、模糊不清的标签标识,导致我们比赛用时略多了15秒,也就是这15秒让我们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这也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了唯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抽样能力,才能实现各辖区全覆盖多频次的抽检,给人民群众筑起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自今年3月湖州市长兴县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基层食品安全风险综合治理中心以来,长兴县快速成立食品抽样、风险研判、核查处置三支队伍,建立健全快速筛查发现、风险研判会商、分类核查处置等工作机制,全面拉开以“抽、检、研、处”一体化建设为载体的食品抽检分离改革。截至目前,通过抽检分离模式抽样食品已达2024批次,共下达核查处置任务126个,完成闭环处置案件126件,移交公安机关案件5件。我有幸成为食品抽样队的一员,深入街头小巷、饭店菜场,开展一次又一次的食品抽样工作。
一天天刚蒙蒙亮,街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单位门口的早餐店要了一份干挑面。当端起眼前正冒着热气的干挑面时,“面里有无非法添加”“这家店抽过了吗”……一系列的问号从我脑海中飘过,或许是患上了职业病,自从成为食品综合治理中心的一名抽样员后,只要在品尝美食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疑问。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安全不仅是我思考的问题,更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想到这,我不禁加快了前往单位的步伐。
与其说我们抽样人是在充满烟火气的清晨开始一天的工作的,不如说是在每个抽样结束的傍晚,当我们将第二天出门需要的抽样文书、封条、抽样袋、冷藏箱等抽样工具准备妥当,执法记录仪、平板电脑、打印机都充满电,做到“弹药充足”时,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根据“双随机”系统分配,我和同事一天的工作从前往中心农贸市场进行农产品专项抽样开始。来到系统随机指定摊位后,我们向被抽样摊位出示执法证、给予其抽样告知书告知相关事宜并核对其营业执照基本信息无误后,便开始了现场抽样。同事负责选样取样、询问样品详细信息、封样,我负责拍照,填写电子抽样单、购买支付凭证并登记摊位的营业执照等可追溯根源的信息。抽样单都是通过登录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监测信息系统填写的,这是食品安全追溯的重要记录,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这就要求抽样员具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才能让出具的每一份数据有说服力,才能为执法办案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核对无误后,打印出《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交到被抽样单位经营者手中,由其签字确认,最后将样品贴上封条,做好防拆封措施,向其支付样品购置费用。完成这一套繁琐的流程,少说也要半小时,多则一个小时。抽样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在与被抽样单位的沟通中,抽样员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阻碍与不理解,抽样员需要苦口婆心地说利弊、讲道理,才能让抽样工作顺利进行。
随后,我们到“双随机”名单中其他的摊位进行抽样,周而复始。随着样品量的增多,冷藏箱也越来越沉,越来越难拖动。抽样任务完成后,我们带着样品回到单位,将十几千克的样品从冷藏箱拿出来,整齐地放到冰箱中,并把采样单及时整理好。高强度的“户外”工作结束后,早已过了下班时间。但是这一天的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我们还需将所有样品的信息逐一核对,并选取现场照片上传国抽系统,随后大家还得一起商量第二天的抽样任务和具体分工,讨论一整天的抽样情况和分析出现的问题。
抽样工作虽说有些枯燥,但当一个个核查处置任务下达,一件件闭环处置案件完成时,让我倍感此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对于食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而言,抽样人的工作犹如强军战车上缺一不可的螺丝钉。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依托智慧指挥中心,构建信息数字“驾驶舱”,推进抽检数据赋能食品安全监管,将食品综合治理中心打造为发现食安问题的“千里眼”、日常监管的“永动机”、风险治理的“牵引器”,打造全省食品抽检分离改革“长兴样板”。
(柏凌超/口述 孙建新/整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