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9月26日讯(记者 郭文培) “集中带量采购通过挤出药品价格虚高水分,促进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在降低患者负担同时,促进风清气正营商环境和行医环境形成,引导医药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医保局9月24日发布的委员提案答复函中,对于集采成效,国家医保局如此表示。
自2018年开始,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5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覆盖218种药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4%。对于如此降幅,国家医保局指出,集中带量采购坚持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着眼于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价格形成机制。企业自主报价,通过竞争产生中选结果,最终实现“以量换价”。企业的盈利不是靠政府定价,而是靠加强成本管控,集约化生产达到。其中,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的空间之一便是营销成本的节约。
国家医保局进一步解释,带量采购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了中选产品约定采购量,中选产品直供医院,企业不必再为销售公关,这挤掉了医药流通过程中的灰色费用空间,从而引导企业转变营销模式。当前,药企已从原来拼渠道、拼营销的模式转化为质量和价格竞争。同时,这也加快了仿制药企业技术改造。
复函中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A股医药上市公司销售费用近5年来首次呈下降趋势,同比减少6%,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2%,表明药企正从重销售向重研发转变。同时,仿制药企业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既提升我国患者用药水平,也支持了行业创新发展。